廢舊節能燈回收缺陷 造成嚴重汞污染
2012年09月10日 10:19 10036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全國廢舊節能燈回收體系尚未建立
張弘透露,對于居民的廢舊節能燈,國內并沒有相應的回收要求,它們都是被當做普通垃圾處理的。
記者實地走訪、電話采訪了北京市、湖南省長沙市、福建省南平市的3個居委會,發現各地居委會工作人員普遍不清楚本社區的節能燈使用情況,也承認當地并未建立廢舊節能燈回收體系,更不清楚節能燈會造成何種污染。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花園社區居民的節能燈使用量則較大,但是也沒有回收處理的地方“就是和別的垃圾一起隨便扔掉”。北京市長椿街西街社區居委會一位負責人更是對記者的提問感到驚奇:“我以前也是推廣節能燈的,還真不知道節能燈有污染。”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某社區則因為居委會進行節能燈推廣,“肯定不能(對居民)說有污染”。
關于廢舊節能燈的處理和回收,環友科技理事、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博士后毛達表示,主要存在幾個問題,一是處理成本相對過高,據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數據,一支直管熒光燈企業回收成本至少為0.6元,而回收后經濟價值不足0 .1元。盡管廢舊節能燈中的玻璃、汞、熒光粉可以再利用,但是單純從經濟角度講,回收企業并不劃算。
二是監管不力,相應的法律法規上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來自社會源的危險廢物應該由市政環衛部門集中收集和集運,然后交由環保部門處理,而含汞燈管就屬于危險廢物。然而,包括北京市在內很多國內城市的垃圾分類中,并沒有專門針對危險廢物的類別,很多廢舊節能燈都是被當做普通垃圾處理了。
“現在我國就連垃圾分類回收都尚未普及,所以節能燈回收就比較困難。”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陳燕生說。
但在國際上,一些國家已經立法要求生產商在產品使用壽命到期時將產品追回。比如,在日本,電器回收法規要求生產商在產品使用壽命到期時無償追回其含汞產品。歐洲議會最近正式通過了兩項立法提案,要求生產商在其產品使用壽命到期時承擔全部的經濟或物理責任。他們還正式通過了有害物質限制條例(RO H S),將逐步淘汰電子工業中的有害物質使用,包括鉛、汞、六價鉻及幾類溴化阻燃劑。毛達則舉例稱,挪威的社區廢品回收站建有危險廢物小倉庫,總的原則就是“誰污染,誰付費”。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