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產業園區十年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2012年09月24日 8:26 6840次瀏覽 來源: 廣西新聞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十年,一次量與質并重的飛躍。
梧州的園區經濟由“短腿”到主導,由“主力”變“命脈”,由“散弱”到“集聚發展”,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到全市工業總量的58%。
梧州產業園區不僅完成了從“一園”到“五園八區”量的遞增,更促成了再生資源、建筑陶瓷、再生不銹鋼制品、電子信息、醫藥等千億元、百億元產業的快速崛起……
量的提升
十年前,當人們途經正在建設中的梧州工業園區時,呈現在眼前的不過是連綿不絕的荒山丘陵。如今,經過十年來的開發建設,園區已形成藥品、食品、化妝禮飾品、電子信息等“三品一電”四大支柱產業發展格局,并成功躋身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作為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梧州工業園區的發展軌跡,揭示的是全市產業園區震撼人心的發展進程。
其實,作為廣西的老工業基地,梧州不缺好的產品和產業,真正缺乏的是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2007年,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退城進園”的科學決策,把企業搬離市中心,為城市化發展騰出容量,也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于是,新華電池公司、梧州松脂公司、三威公司等一批集中在市區的企業,紛紛在梧州東部產業轉移園區萬秀工業區、蝶山工業區、長洲工業區等產業園區“安家落戶”,并在搬遷過程中實現了技改升級,梧州產業園區的產業聚集和產業輻射作用日益凸顯。
然而,梧州產業園區發展的步伐并不止步于此。2008年底,《梧州市關于科學定位城市發展建設區域性樞紐城市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的決定》出臺,基本厘清了我市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特色化、特色專業化”的戰略部署,一年建設一個產業園區,“五園八區”雁行陣勢、梯度發展的格局開始構建。
就這樣,梧州產業園區建設“一發不可收”
2008年,重點建設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
2009年,重點建設梧州陶瓷產業園區;
2010年,重點建設梧州市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
2011年,重點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園區;
2012年,重點建設蒼梧社學工業園區,松脂、絲綢等特色產業園區……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