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星等手機隱藏鉛汞等重金屬
2012年10月08日 14:27 11862次瀏覽 來源: 揚子晚報 分類: 鉛鋅資訊
購買者 只聽說外殼臟,沒聽說有毒
“手機外殼和按鍵最臟倒是聽說過,里面的原件有毒真沒聽說。”在丹鳳街某手機市場購手機的趙小姐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剛過的周歲生日,孩子年齡尚小抵抗力弱,生活衛生方面趙小姐很注意,她從不將手機放在孩子能抓到的地方“一是擔心輻射,二是怕他放嘴里咬,手機多臟啊,聽說手機、鍵盤和紙幣是最臟的了,上面全是細菌!”
但趙小姐表示,得知手機內部也有毒,而且這種毒是伴隨著手機的成產、使用、淘汰整個環節中,且以重金屬污染物為主,她對此頗感意外。記者隨后咨詢了20位南京市民,無一人知道手機內部有毒的說法。
別聞iPhone數據口的水果味了
“聽朋友說iPhone4下端的數據端口有股水果味,我一聞確實有,還經常拿起來聞聞呢!要是真有毒,我不是等于在嗅重金屬嘛!”對記者的提問,劉先生很是激動。
而記者采訪的使用蘋果手機的年輕用戶都表示,此前看了網上說iPhone4數據端口有水果味,自己都曾反復聞過。
連線專家
重金屬遇高溫會揮發 這類研究國內尚不成熟
對于研究報告稱,任何一款手機內都至少會含有鉛、溴、汞和鎘等危險化學物質中一種的說法,南京師范大學化科院楊教授告訴記者,手機的電子原件含重金屬,業內都是知道的。
楊教授說,手機一誕生就有“毒”,說的是兩方面,一是電子元件上的重金屬等,一是手機塑料外殼中的苯。“劣質塑料外殼的問題一般出在山寨機上。正規廠家的產品,都有ISO質量認證的,產品都通過環評、安評的,問題不大。”
但楊教授也告訴記者,以目前的制作工藝,手機的電池和線路板上肯定會用到一部分重金屬材料,短時間內沒辦法避免。
“哪有人會拆開手機用舌頭舔手機主板的?”楊教授說,手機的重金屬對人造成危害一般不會通過消化系統而是呼吸系統,因為重金屬遇高溫會揮發,而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提高,手機使用時發熱的情況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至于手機發熱會不會造成重金屬揮發,從而導致人中毒,目前國內這方面研究的人還很少很少。”楊教授說,發布手機有毒物質排行榜是一家外國的研究機構,是否專業暫且不說,但至少是在開展手機安全的專項研究。而在國內這方面就很不成熟了,“國人除了知道打手機有輻射對人不好,接通和撥通電話時輻射特別高,手機外殼很臟這些常識還會知道什么?很少。”楊教授呼吁國內可以有更多的機構開展手機安全方面的研究,“手機與我們朝夕相伴,但我們對它其實太不了解了。”
任何一款手機內都至少會含有鉛、溴、汞和鎘等危險化學物質中一種的說法,南京師范大學化科院楊教授告訴記者,手機的電子原件含重金屬,業內都是知道的。
楊教授說,手機一誕生就有“毒”,說的是兩方面,一是電子元件上的重金屬等,一是手機塑料外殼中的苯。“劣質塑料外殼的問題一般出在山寨機上。正規廠家的產品,都有iso質量認證的,產品都通過環評、安評的,問題不大。”
但楊教授也告訴記者,以目前的制作工藝,手機的電池和線路板上肯定會用到一部分重金屬材料,短時間內沒辦法避免。
“哪有人會拆開手機用舌頭舔手機主板的?”楊教授說,手機的重金屬對人造成危害一般不會通過消化系統而是呼吸系統,因為重金屬遇高溫會揮發,而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提高,手機使用時發熱的情況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至于手機發熱會不會造成重金屬揮發,從而導致人中毒,目前國內這方面研究的人還很少很少。”楊教授說,發布手機有毒物質排行榜是一家外國的研究機構,是否專業暫且不說,但至少是在開展手機安全的專項研究。而在國內這方面就很不成熟了,“國人除了知道打手機有輻射對人不好,接通和撥通電話時輻射特別高,手機外殼很臟這些常識還會知道什么?很少。”楊教授呼吁國內可以有更多的機構開展手機安全方面的研究,“手機與我們朝夕相伴,但我們對它其實太不了解了。”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