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建設資源回收網絡化城市礦產
2012年10月17日 8:54 11491次瀏覽 來源: 人民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2011年8月,谷城再生資源園區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列為湖北省第一家“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成為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循環經濟重點工程之一。谷城基地主要是回收利用廢鉛、廢鋁、廢鋼鐵等,再生出相應的資源。在礦產資源緊缺與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形勢下,城市礦產為經濟發展探索出一種全新模式。谷城縣委、縣政府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舉全縣之力,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為目標,以發展再生鉛、再生鋁、再生鋼鐵三大產業為重點,著力打造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助推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 11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7個工業項目正如火如荼向前推進。
夯實園區平臺
推動基礎設施共享化
谷城縣隸屬湖北省襄陽市,地處武漢、襄陽、十堰汽車產業帶上,是中西部汽車工業走廊的腹地,廢舊金屬特別是廢鉛、廢鋁、廢鋼鐵資源富集。由于特殊的區位優勢和已有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自上世紀60年代就有部分企業開始涉足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年回收廢鋼鐵、廢鉛酸蓄電池及含鉛廢料、廢鋁、廢塑料等各類可再生資源120萬噸的產業規模,谷城縣成為湖北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縣,金洋公司成為國家和湖北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近年來,谷城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國家和湖北省對發展循環經濟、開發“城市礦產”的政策支持,堅持公用輔助一體化、物流傳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的原則,按照基礎設施共用、相關企業共聯、有效資源共享、環境污染共治的思路,大力加強“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基地內已新修主干道6條58公里,新修橋梁4座,再生鉛、再生鋁、再生鋼鐵三大產業園全部實現“六通一平”。基地進出口主要道路南河三橋、北辰大道延伸工程和園區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加緊建設。
加強科技創新,建立共享技術、信息服務平臺。大力引進國際高精尖裝備和技術,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級技術中心,聚集了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無污染再生鋁、低能耗再生鋁和清潔化利用廢鋼鐵等先進技術。園區通過與多家科研單位、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材料、新項目,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工藝流程綜合回收率達96%以上,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近年來一直保持在同行業領先地位。
健全市場體系
推動資源回收網絡化
開發“城市礦產”資源,建設國家級示范基地,必須有完善而龐大的網絡體系。谷城縣按照立足湖北、輻射谷城方圓500公里區域的思路,以回收站為基礎、以集散市場為核心、以加工基地為終點,積極打造以十堰、襄陽、武漢沿漢江汽車產業帶為干,以漢十、襄荊、宜黃高速公路為軸,以316、318、107國道為徑,以省、縣、鄉道和通村公路為網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目前,總投資20億元的再生資源交易中心項目已開工建設,多元化的資源回收模式已初步形成。
一是銷售回收兩網合一模式。駱駝蓄電池公司利用設在全國各地的蓄電池銷售服務網絡,通過以舊換新方式,將銷售網和回收網兩網合一,大幅提高了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回收率。
二是政府推動、企業運作模式。在湖北省政府的推動下,經省環保廳授權,金洋冶金公司率先啟動了武漢“1+8”城市圈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谷城縣政府代表再生資源園區眾多廢物回收利用企業與湖北省供銷社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利用供銷部門覆蓋各地的物資配送網絡回收廢舊鉛酸蓄電池、廢鋁、廢鋼鐵、廢塑料,確保園區內廢物利用企業原料供應。
三是戰略聯盟回收模式。金洋公司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過建立廢舊資源回收戰略聯盟,成為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
四是產業鏈回收模式。蓄電池、鋁材生產企業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和銷售過程中回收的廢舊商品銷售給廢品回收利用企業,廢品回收利用企業通過冶煉提取,將產成品返銷給前者做原料,從而形成了“廢鉛—再生鉛—鉛酸電池”、“廢鋁—再生鋁—汽車鋁鑄件—鋁制品”產業鏈回收模式。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