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將推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規劃
2012年11月05日 16:5 7257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布局之憂專家疾呼封閉海灣禁建相關項目
“在資源供給有保障、物流成本較低、下游市場發達、環境容量大的廣東、浙江、江蘇、海南、天津等沿海地區布局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今年初,工信部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對PX原則上依托煉油項目布局,要充分考慮極端自然災害發生可能性,確定合理的安全防護距離,提高項目建設安全環保標準。
然而,趙章元披露,近幾年,石化化工項目早已密集布局沿海,最典型的是浙江寧波的舟山群島。舟山群島是我國傳統“四大漁場”中最大的一個,全國超過一半帶魚都是從那里捕獲的。而今,舟山群島周圍修建了大量的大油庫和石化項目“這會把整個漁場葬送掉”。
“目前,環渤海地區的重化工項目已經大大"超生"!”趙章元疾呼,環渤海地區周圍云集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內三大巨頭,更有殼牌、俄羅斯石油公司、美國通用、韓國SK、三菱化學等10多家世界50強石化化工巨頭“跑馬圈地”。拒不完全統計,環渤海一帶僅石油化工產業總投資額已超過1萬億元,總煉化能力超過1億噸。
國家海洋局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截至2011年12月的數據顯示,遼寧包括4個大型化工園區,其中,錦州灣規劃建成“國家級煉化生產和石油儲備基地”;河北包括2個特大型化工園區,其中,滄州渤海新區規劃建成“京津冀都市圈重要重化工基地”;山東包括3個大型化工園區,其中,煙臺規劃建成“國家石油化工基地、北方海洋化工基地”。
“沿海地區并非一概不能新上馬石化化工項目。”趙章元認為,相反,要把新項目分散到環境容納量比較大、污染物比較容易稀釋的地方。我國有1萬多公里的海岸線,應該將這些項目建在開闊的海域,而不是封閉型海灣(如大連灣)。
即便是環境容納量較大的開闊海域,也存在“打擦邊球”的情況。記者查閱日前引發環保爭議的華東某個大型危險化學品項目時發現,該項目核準申請剛被國家發改委受理,尚未經環保部的項目環評,就與石化中下游企業、裝備制造企業等22個項目簽署了落戶協議或合作意向書,總投資約200億元。此外,該省國土部門也受理了該項目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預計批準面積達到422公頃。
在上述緊急文件中,五部委要求:“加強要素資源管理,地方各有關部門不得向未經審批核準的違規項目配置要素資源。項目業主單位要依法依規履行項目的審核程序,不得未批先建、邊批邊建。對于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相關單位和主要責任人的責任。”
“各部門各司其職,無可厚非。在項目申請受理或批準前,環保部門很難讓別的部門都等它點頭同意。”胡學海建議,未來應借鑒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部際協調機制,強化環保、發改、工信、國土、電監等部門強化聯合執法力度,讓各部門的步調更加一致,讓企業找不到鉆空子的空間。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