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8日鉛評:鉛工業洗牌在即 十一走勢仍然強勁
2009年09月21日 9:19 883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錫
由國家環保部發起的一場重金屬污染整治“風暴”正 在全國刮起。2007年3月10日,國家發改委頒布了《鉛鋅行業準入條件》的產業政策,鉛鋅行業的準入條件提出:新建鉛、鋅冶煉項目,單系列鉛冶煉能力必須達到5萬噸/年(不含5萬噸)以上;單系列鋅冶煉規模必須達到10萬噸/年及以上,按發改委的目標,力爭到2010年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將精鉛年產能控制在400萬噸以內,鋅年產能控制在500萬噸以內。
9月2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對外宣布,環保部正在會同發改委等八部委抓緊制定《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方案》將對重金屬工業及有色金屬加工業工業廢水最高容許排放標準值重新嚴格界定,另外,《方案》將對鉛冶煉廠當前普遍應用的“燒結機”進行徹底淘汰。有企業人士分析,這兩塊內容將對鉛冶煉工業影響最大,
《方案》出臺后,我國鉛工業將面臨實質性的洗牌。
上周有色金屬價格繼續走弱,LME金屬價格指數累計一周下跌1.3%。其中,鉛價一周大跌11.0%,鋅一周下跌3.3%,只有錫上漲2.1%。國內金屬價格亦繼續走弱,只有鉛和銅分別小幅上漲2.6%和0.6%。
LME鉛、錫庫存分別增加1.3%、3.4%,鋅庫存減少0.6%。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期間,全球鉛市供應過剩35,000噸。去年同期為短缺35,000噸。
今年前7個月,鉛礦產量總計為216.6萬噸,中國產量主導全球供應,而全球精煉鉛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7%。同時,全球鉛需求同比減少3.1%至490.4萬噸。WBMS表示,亞洲需求增加不足以抵消歐洲需求重挫25%。美國需求同樣減少12.1%。
1-7月期間,中國鉛消費量總計為213.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81,000噸。截至7月末庫存較2008年底增加57,000噸。7月全球精煉鉛產量總計為757,400噸,消費量總計為738,500噸。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同期發布的最新月報顯示,今年前七個月國際鉛市場供給過剩 5.2萬噸。今年前七個月國際精鉛消費量為509.6萬噸,上年同期為499.6萬噸。這段時間全球精鉛產量為514.8萬噸,上年同期為497.4萬噸。
9月14日(周一)三個月期鉛在暴跌 13%之后繼續下跌,盤中曾達到近兩周最低點 2025.25 美元,報收2065 美元。
上海鉛市跟隨外盤慣性下滑,下跌200元。報價依然顯得混亂,午時少量國產鉛成交價在15100-15300元/噸區間,上午貿易商詢價較多,部分金沙鉛報價15700元/噸,無成交。低價區15200-15300有少量成交,整體成交較少。上游看漲,下游看跌,相形之下導致報價不穩,成交一般。
9月15日(周二):倫鉛小幅反彈,三個月期鉛由2,065美元上升至2,105美元。
上海鉛市跟隨外盤小幅上漲50元。早市報價偏高,成交價格低于報價。上午西脈鉛成交價在15000元/噸,部分金沙鉛成交價15400元/噸,報價區間基本在15100-15500左右,均價稍下均有部分成交。成交區間拉大,成交情況稍有好轉。此番小幅回調屬正常現象。
9月16日(周三):三個月期鉛由2105美元上升至收報2166.50美元。
上海鉛市跟隨外盤上漲150元。下游傾向在15300以下拿貨,上游低價出貨意愿不強。早市貿易商詢價較積極,鉛市報價偏高,成交清淡。上午云南鉛多成交在15400元/噸,部分金沙鉛報在15600元/噸。鉛市大起大落,近期國內外鉛市處于高位震蕩,上游冶煉廠惜售,不愿低價出貨。下游消費商需求低迷,觀望情緒較濃。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