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企業“吃不飽” 回收渠道當細化分工
2012年11月26日 14:44 6121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好事辦好
還需政策聚焦
資源再生行業盡管號稱能“變廢為寶”,但以目前的技術能力也絕對達不到點石成金、經濟效益顯著的地步——實際上,如果離開政府支持,這個行業難以為繼。
委員們認為,考慮到社會效益顯著,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會在再生資源的銷售環節采取免稅或低稅的鼓勵性政策。而眼下本市由民間資本創辦的資源再生企業一般不享有類似優惠,這直接導致其運營成本高企。因此有必要對資源再生企業給予更多的政策聚焦,將其列為準公益性的企業。通過免稅或低稅,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同時,促使再生資源的價格大大低于同類的新生資源價格,以價格疏導更多的生產企業采購并應用再生資源。
其次,廢舊電器處置屬于微利行業,企業落地地區的基層政府和民眾是作出一定犧牲的。因此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償,以調動行業集中地區基層政府的積極性,同時也取得民眾對大局的理解與支持。
最后,除了鼓勵居民規范處置廢舊電器之外,還應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電子廢棄物,建立起新型的資產核銷制度,并明確其規模性報廢處理的定點回收企業。其間回收定點要向民間資本創建的加工再生企業傾斜。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