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出售黃金難對金價構成長期影響
2009年09月22日 11:23 2921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貴金屬
9月22日報道,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期金21日收盤下跌,12月黃金期貨合約結算價下跌5.4美元,至每盎司1,004.90美元,盤中一度跌穿千元大關。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18日晚間決定出售部分黃金儲備影響,但分析師們表示,此舉可能不會對金價構成重大影響。
他們表示,IMF將出售403.3噸黃金,僅僅相當于該組織黃金儲備總量的八分之一,并將遵循嚴格的指導原則及現有配額,以盡量減少對市場的影響。根據目前的市場價格,IMF擬出售的黃金總價值僅在130億美元左右。
根據計劃,IMF將依據歐洲各國央行黃金出售協議(European Central Banks Gold Sale Agreement)來出售黃金。協議規定,在為期5年的期限內,每年至多可出售400噸黃金。相關國家央行8月份續簽了此項協議。一些央行在此前的5年期間黃金出售配額有較多富余,它們明確表示,IMF出售黃金時可調用它們的配額。
上述因素可緩解公開市場的供應過剩狀況,而由于大國央行積極增加自身黃金儲備,IMF出售黃金也不致導致金價跌幅過大。
駐悉尼某交易員表示,交易員們預計,短期內金價不會跌破第一支撐位每盎司990美元,即目前波動區間990-1,025美元的低端。
盡管IMF表示,將向央行及其他政府機構出售黃金,或者逐步通過市場出售黃金,但目前已經出現許多有關潛在買家的猜測。
交易員及分析師們表示,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中國央行及俄羅斯央行可能有意增持黃金,使它們的外匯儲備多元化。他們表示,中東國家(石油依賴型經濟)央行以及日本也計劃均衡外匯儲備。
不過,目前還很難準確判斷上述國家的購買意愿。中國近期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完全可以依靠國內生產商來增加儲備。這導致外匯儲備多元化帶來的好處很難實現,分析師們表示,黃金市場對中國來說規模過小,中國不可能在不損失所持美元資產價值的情況下買入足量黃金。
黃金一般被用來對沖美元投資風險,一些人擔心,中國可能無法在不撼動美元支撐因素的前提下大幅增加黃金購買規模。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2萬億美元,中國1,054噸黃金儲備僅占外匯儲備總額的1.8%。
在定期公布外匯儲備數據的央行中,俄羅斯央行是近幾個月以及近年來唯一一個持續增持黃金的央行。黃金行業機構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顯示,俄羅斯黃金儲備為536.9噸,在俄羅斯價值約4,090億美元的總儲備中占4.1%,比例高于2007年第二季度的2.1%。
盡管俄羅斯可能會增持黃金,但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Alexei Ulyukayev 8月底表示,俄羅斯將把美國國債在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至少維持在30%,接近目前略高于30%的水平。
交易員們表示,另一項支撐金價的因素是,IMF繼續出售黃金儲備(共計3,217.3噸)的可能性很小。進一步出售黃金儲備需要得到美國國會(U.S. Congress)再次批準,鑒于美國自身的黃金庫存居全球之首,達8,135.1噸,國會可能不會批準。盡管IMF的黃金出售計劃已醞釀多年,但在6月份才獲得美國政府支持。美國對黃金出售事宜實際上擁有否決權,因為出售黃金需要獲得85%的贊成票,而美國具有17%的投票權。美國可能不會批準進一步出售黃金,因為這可能會拖累金價。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