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鋁以租代征破解采礦用地難題
2009年09月23日 13:13 15505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鋁資訊
企業、農民、政府三方共贏,征改租為其他類似礦山提供了樣板
從2006年8月拿到第一宗200多畝臨時用地后,平果鋁按試點方案要求,認真做好臨時用地采礦后的工程復墾工作,到2008年底已經復墾出臨時用地200余畝。2009年1月9日上午,在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二期礦山龍孚采場上舉行了還地協議簽字儀式,平果鋁把經過采礦復墾后的首批62.9畝租用地還給了土地的主人——龍來村村民。重新拿回土地的村民們,看到出租前的坡地在復墾后已變成平坦整齊的新模樣,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兩年時間內就完成了“租地——采礦——復墾——還地”的第一次完整循環,平果鋁“以租代征”采礦用地的新模式獲得了圓滿成功。這項改革達到了政府滿意、企業滿意、農民滿意的“三贏”目標。具體好處和效果主要有三:
一、農民增加了收入,又不會失去土地。采用臨時用地的供地方式,由于不改變集體土地所有權性質,在采礦復墾后還地于民,避免了征地后農民永久性失去土地的不良后果。農民損失的只是4年的農地使用收益,但企業支付給農戶的臨時用地補償費用相當于農地年均產值17倍的補償費。平果鋁試點區新用地共近120畝,開采后目前已全部復墾完畢,復墾率100%。土地比過去更為平整,防排水系統更為完善。當地村民高興地說,我們的地更大更平了,以后更好種了。
二、企業負擔減輕,降低了采礦成本。采礦用地改為臨時用地方式,企業雖只取得4年采礦臨時用地使用權,但卻保證了最主要的采礦需要,節省的出讓金除用于復墾外,尚有節余,降低了采礦成本,增強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三、不僅政府獲益,而且維護社會穩定。采礦用地改為臨時用地方式,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沒有發生轉移,節約了寶貴的地方用地指標。同時,征地改為租地后,租地4年其實農民只是暫時失地,而這期間企業付給農地年產值17倍的租地補償費,確保了礦區穩定。
“企業從農民手中租地,從地里采礦,采礦后復墾造地,再還地于農民,平果鋁采礦用地新模式充分兼顧了政府、企業和農民各方利益,理順了采礦與土地、民生的關系和企業與農民、政府的關系,較好地化解了用地矛盾,是深化采礦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大創新突破,對解決全國類似礦山采礦用地及其它臨時用地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百色市委書記劉正東說。
責任編輯:anzi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