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有“價”:各國再生資源回收亮點展示
2013年01月06日 14:48 12394次瀏覽 來源: 環球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新加坡:垃圾收集私有化
新加坡地處赤道,常年濕熱的氣候原本是蚊蠅滋生的土壤,但有序的垃圾處理使得這個小國在僅僅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了綠色環保的奇跡。
新加坡環保局的歷年數據顯示,該國2011年每天平均產出垃圾近1.9萬噸,垃圾回收率達到59%,已經基本接近政府此前定下的到2012年實現垃圾回收率達到60%的水平。而在2000年,這一數據僅為40%。
實現這一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于,自2001年開始,新加坡的垃圾收集開始全面私有化。只有取得相應許可證的垃圾收集商才有經營資格,企業、私宅業主等能夠自由選擇垃圾收集商,并向他們繳納一定的垃圾回收費用。費用基本通過公開招投標的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部分末端處置價格由政府確定,目標在于提高垃圾回收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經濟成本。
因此,垃圾收集商只有不斷提高分類回收水平,才能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如位于新加坡大士工業區的電子垃圾回收廠家希世環保,就可以做到從印刷電路板的金屬線路中提取金銀銅等貴金屬,一般而言,每噸電子垃圾可以提取大約150克金。
在新加坡,分類回收后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會被運到垃圾焚化場進一步焚化。焚化后所產生的灰燼,以及不可燃燒垃圾(如建筑廢料和工業殘渣與灰燼等),將被運到離島的垃圾填埋場——實馬高島進行填埋。
實馬高垃圾填埋場是世界上最早的離島垃圾填埋場之一,總面積350公頃,日處理垃圾2000多噸,預計將在2045年被全部填滿。
實馬高島垃圾填埋場用長達7公里的堤岸圍墻將兩個島嶼之間的海域圍繞起來,圍墻內部海域根據需要分割出不同容量的填埋區,需要時將某一區域的海水抽干,在底部鋪上不滲透隔膜和海粘土,以保證垃圾不會滲透外泄,最后將垃圾填埋進去。整個過程,政府環保部門不但實時監測海水質量,還在島上種植紅樹林,作為所填埋垃圾是否對海域造成污染的重要參照物。
除了離島填埋,新加坡注重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
近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將從2013年3月起提高對亂扔垃圾行為的罰款額,其中對首次違規的人處罰從300新元(約合1500元人民幣)提高到500新元(約合2500元人民幣)。
而坊間也戲稱新加坡不僅是個“美好的城市”,也是一個罰款大行其道的城市。但正是由于新加坡嚴格立法,對垃圾處理的每一個細節,都有明確的權責規定,同時又嚴厲執法,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必須嚴懲,才使得這些罰款條例具有較強的威懾力,使新加坡民眾逐漸養成了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