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部分魚翅重金屬超標驚人
2013年01月08日 11:2 4287次瀏覽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分類: 曝光臺
記者昨日(1月7日)從浙江省工商局獲悉,根據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歷時半年的調查顯示,浙江市場魚翅消費亂象頻存,重金屬超標,三無產品和人造合成品充斥,售價更是出廠價的幾十甚至幾百倍。亂象背后,浙江工商部門更查獲了一條加工售賣假魚翅的黑色利益鏈。
根據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消保委披露的調查內容來看,浙江水產市場有三分之一的干魚翅鎘超標,其中有金勾翅鎘超標達10倍,另外還有部分魚翅甲基汞超標。
浙江省消保委在水產批發市場調查發現,無廠址、無魚翅種類、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聯系電話等“三無產品”十分普遍。不少魚翅只用塑料袋簡單包裝,袋口用一條黃色牛皮筋扎緊,沒有任何產品標識、標志。
而市場上塑料袋包裝的“素魚翅”(人工合成魚翅),成普遍現象。這些“素魚翅”里面是賣相喜人的金黃色干“粉絲”,只需幾十元一斤。在外包裝上,名為“合成翅針”,成分為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等。此類人造合成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后,轉手變成了餐桌上的魚翅宴或佛跳墻等“高檔菜肴”。
據浙江省消保委從杭州一水產品市場購買的一款長40厘米、顏色超白的牙揀翅送檢測機構檢測時發現,有大量粘稠明膠溢出,未檢出鯊魚成分,其紋理也不符合天然魚翅特征。據檢測專家分析,該魚翅可能系用明膠等材料人工壓膜而成。而浙江省省消保委的一次實驗發現,在添加高湯以后,人工合成魚翅和真魚翅不但沒有味覺差異,形狀也難以辨識。同時,浙江省消保委赴浙江各地隨機抽了10余家酒店各品種的魚翅羹,送至權威機構進行DNA檢測,均未檢出含有鯊魚成分。
最為“坑爹”的是,根據浙江省消保委對杭州60余家生產、批發、零售、餐飲的魚翅售價調查發現,一些酒店標價500元-1000元/盅的魚翅羹,其相當量魚翅的出廠價只需要幾十元,中間環節存在數十倍的暴利。
浙江工商部門的專家向記者表示,魚翅并不具備高營養價值,不能與全營養食物(例如雞蛋、豆類)相提并論。且魚翅經干制、漲發等加工,即使有營養,其營養成份也所剩無幾。而且一碗魚翅湯的營養,絕大部分來自于其中的配料。所以不少經銷商及餐飲店宣稱魚翅作為高檔營養品,具有保健、補氣及抗癌等功能,是毫無根據的。
浙江省工商局還檢查發現,銷售重金屬超標、三無魚翅等的經銷人員,主要來自廣東、福建等地,所售魚翅產品也多從廣州、江門等地的批發市場購進。根據浙江省工商局相關人士的說法,下一步將繼續清查問題魚翅的流通渠道。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