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煉沙龍” 書寫中國恩菲技術發展史
2013年01月30日 16:11 920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新技術
融慧集智 傳承夢想——中國恩菲“冶煉沙龍”活動側記
17世紀,意大利語中“Salotto”一詞傳入法國,成為盧浮宮最初的名稱,法語“Salon(音譯為‘沙龍’)”一詞隨之產生。沙龍從最初的藝術品陳列場所,日益演變為名流學者藝術鑒賞、討論交流的聚會。今天,在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恩菲”),沙龍又被貼上了技術的標簽,賦予了更新的內涵。
2012年,中國恩菲“冶煉沙龍”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延續了中國恩菲自1953年成立至今所保持的自由表達、充分交流、開放共享的優良傳統,更為中國恩菲不斷創新提供了智力保障。
初具雛形,書寫行業發展史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恩菲承擔了國內最大鎳礦項目——甘肅金川鎳礦(現屬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的設計工作。其時,國內有色冶煉行業剛剛起步,水平還很落后,開展設計工作時,沒有工程經驗可借鑒,資料缺乏。恩菲人在實地踏勘、埋頭苦攻的同時,總是習慣性地聚在一起,匯總資料,比對分析,討論問題,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在一次次熱烈的爭論中,在智慧和思維火花不斷碰撞間,在關注細節、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恩菲人自主設計出我國自主設計的第一套鼓風爐鎳冶煉系統,完成了我國鎳冶煉行業工程設計的開篇之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有色冶煉行業對環保問題日益加以重視,為改善鼓風爐煉銅的操作環境,中國恩菲的冶煉專家聚焦于銅冶煉新工藝的研發,開展大量實驗和實地考察的同時,大家總不忘集合起來,共享新成果,匯總新收獲,最終迎來了中國恩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底吹技術的誕生。該項技術一舉打破了國內銅冶煉長期依賴國外技術、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更以其節能環保的“綠色競爭力”,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走出一條低碳經濟的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增添了動力。
兼容并蓄,“傳幫帶”助力成長
進入21世紀,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技術創新水平持續加強,在中國恩菲,老一輩工程師“常溝通、勤探討、多總結”的經驗傳承至今,導師制的傳統,通過“傳幫帶”的形式沿襲下來,并以多種形式充分發揮作用,成為中國恩菲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機制。伴隨工程一體化業務的發展,日益增加的工程項目給青年員工提供了更多平臺,同時也對青年員工專業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迫切要求。
冶煉專業是中國恩菲的主體專業,怎樣通過多重途徑、創造更多機會,幫助青年員工提高設計水平,一直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問題。中國恩菲以全國設計大師、高級專家顧問蔣繼穆和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大師、公司總工程師尉克儉為代表的冶煉專家們以自身成長經驗為借鑒,將中國恩菲傳承了六十年的傳統延續發揚,提議并促成了“冶煉沙龍”這一創新平臺的誕生。
“冶煉沙龍”的創新,在于多種形式的兼容并蓄,在于對中國恩菲開放與包容的核心價值觀的呈現。沙龍融合了冶煉設計相關技術講座、行業發展與創新研討、現場施工服務匯報和設計問題培訓輔導,全面覆蓋了火法冶煉及相關工業爐、火冶設備、機修等專業;沙龍里的成員,既有以蔣繼穆為代表的年逾古稀的“冶煉大師”,也有以尉克儉為代表中國恩菲“少壯派”冶煉專家,更包括許許多多年輕的“新生代”設計人員。在沙龍里,每個人都是奪目閃光的的重要角色,你可以是個發起者,提出討論主題,也可以是個傾聽者,學習汲取;你是個設計師,將工程設計中的創新思路與成員分享;你也是決策者,暢所欲言之后,你的意見或許將影響最終方案的確定……
中國恩菲的“冶煉沙龍”是場聚會,難得一見的冶煉行業“明星”在“沙龍”里匯聚一堂;“冶煉沙龍”是技術研發新平臺,輕松自由的交流、交鋒和共鳴中,新思路得以開啟,為公司技術創新注入了活力;更加重要的是,“冶煉沙龍”是大課堂,在老專家傾囊相授,青年員工迫切汲取的過程中,知識得到共享,經驗得到傳承,中國恩菲雄厚的冶煉技術力量在這里凝聚成強大合力。
實際入手,經驗共享質量提升
對于經驗相對缺乏的青年員工而言,“冶煉沙龍”里以工程項目為實例的主題活動總令人受益匪淺。在這里,現場的一手資料和施工服務經驗能夠及時分享;項目的設計方案得到仔細研究和解讀,設計理念得到傳承;對設計問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反復推敲,又使得質量、安全意識得以強化,深入人心。
以“冶煉沙龍”中某EPC總承包銅冶煉項目系列講座為例,現場歸來的“老師們”將現場出現的設計問題根據不同子項進行歸類后,挑選出卸礦站、精礦倉及主廠房熔煉爐與吹煉爐等子項中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介紹問題的解決方案和解決情況,不僅使未到現場的青年員工更充分地了解了現場實際情況,間接積累了經驗,還幫助大家觸類旁通,注意日后完善設計,避免重復出現問題,提高設計質量。
出席“冶煉沙龍”活動時,蔣繼穆表達了對青年員工的期望: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設備的安裝、檢修、操作、安全等因素,同時還要注意體現現代化水平,充分利用三維等新的設計手段,全面提升質量。他說,年輕人只有腳踏實地、勤于思考、注重細節,強化“質量是公司生命線”的意識,才能夯實基礎,提高設計水平,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此外,“沙龍”定期將成員重點關注、討論的典型設計問題進行整理匯總,形成可以共享的文字資料,以幫助大家隨時翻閱查詢,強化理解,這也成為“冶煉沙龍”活動的重要呼應和補充。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