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方圓集團綜合回收廠濕法項目投產
2013年03月13日 16:30 377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1月30日,山東方圓有色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綜合回收廠濕法處理工藝正式投產。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志祥,首席專家申殿邦,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曾維出席投產儀式并講話。
崔志祥充分肯定了這個項目投產的意義。他指出,只有靠這個項目才能將礦料中的多金屬、多元素全部提取出來,這是“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否則,如果只把銅、金、銀等主要元素拿出來,不能稱之為“多金屬綜合捕集”。這是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里程碑式的項目。這個項目的投產,才最終標志著“多金屬捕集技術”的圓滿成功。
崔志祥指出,各個廠家在綜合回收方面,都有自己一些獨特的工藝,積累了一些火法、濕法綜合提取的經驗。但是,像我們這樣把綜合回收提取這樣一個單獨的環節,如此強調地拿出來,進行單體項目建設生產的,恐怕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是第一個。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凝聚了我們大量的心血和智慧。在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曾維先生親自帶領下,攻關小組不分晝夜,不斷試驗探索,最終確定了一套比較完美的工藝流程設計,如今濕法工藝部分成功建成投產,火法部分將于今年八月份前后建成投產。屆時,這個項目將把“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的優勢,更加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在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性進展。方圓公司有信心、有能力將這個項目建設成世界一流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典范。
崔志祥還高度評價了趙慶彬等一直以來奮戰在綜合回收廠項目試驗和建設一線的干部職工們的努力和辛勤付出。
申殿邦肯定了這個項目相對公司整個生產系統的重要意義,指出下一步公司將著力在自動化、數字化控制方面做出努力,進一步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實現綜合回收廠與上游生產環節的信息共享,實現整個生產系統的可視化和更加便于操控。
作為該項目的技術總監,曾維表示,經過無數次理論推導和試驗論證,他們對技術工藝的成熟穩定有著充足的信心,對工藝中有待完善之處,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力爭按照公司“創建生態科技文明典范企業”的要求,建成一條堪稱完美的多金屬綜合提取的示范性生產線。
申殿邦和曾維共同按下啟動鍵,綜合回收濕法工藝項目正式開車。該項目設計年處理能力三萬噸,平均每天處理量為100噸左右。
出席投產儀式的還有專家委員會委員David Liu,生產總廠廠長、副總經理王延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王智,副總經理褚國強、李玉軍,黨委副書記范愛民,副總工程師、生產總廠副廠長王海濱,稀貴分廠廠長胡勝軍等。
該項目是我公司自主研發的行業領先的多金屬(多元素)綜合提取工藝技術,主要采用濕法和火法冶金工藝,將有價元素分別提取出來,從而達到多金屬捕集、多元素綜合回收的目的,是“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項目按照工藝分兩期建設,即今天投產的濕法冶金部分和即將于今年八月建成投產的火法冶金部分。在曾工的親自指導帶領下,濕法工藝生產線于2012年當年建設、當年試車,體現了綜合回收廠全體干部職工務實高效的精神風貌。項目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達2.65億元。
綜合回收廠是山東方圓有色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體經濟單元,是“方圓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了“方圓科技”最尖端先進科技成果之一的轉化任務,是“方圓科技”的科研基地和成果展示窗口。它的開車投產,意義重大,為“方圓科技”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