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等飲料瓶中測出重金屬銻
2013年03月14日 16:42 4033次瀏覽 來源: 濱海時報 分類: 曝光臺
部分PET飲品塑料瓶中測出重金屬銻
食品飲料呼喚“綠色包裝”
日前,搜狐健康檢測出部分飲品的塑料瓶體中存在重金屬銻,盡管各大研究機構對此尚無定論,但由于涉及品種包含不少名牌產品,又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該消息的爆出令食品安全問題再度躍然紙上。
飲料包裝業再陷“安全門”
記者了解到,此次檢測是搜狐健康頻道聯合國家權威機構進行的檢測,主要針對常見的12個品牌的飲品和調味品塑料瓶體。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檢測人員發現9個采用PET(聚脂)材料制成的瓶體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屬銻,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產品,如可口可樂、牛欄山二鍋頭、福臨門調和油等。而HDPE(高密聚脂)和PP(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瓶體則未檢出銻。
這則重磅新聞在3·15之前爆出,毫無疑問將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焦點,由于涉及品種包含不少名牌產品,又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該事件可能成為2013年的又一“黑天鵝”。
不過,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在3月8日撰文指出,其所采用的檢測方法并非國家標準所規定的方法,同時公布的數據未標明單位,不具有科學性,不能作為判斷產品是否合格的依據。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同時指出,塑料食品包裝容器生產中使用銻催化劑的生產工藝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和認可。目前來看,銻在塑料瓶體中的殘留是確實存在的,但這種銻殘留對健康是否有害尚無定論,研究機構對此也眾說紛紜,這與上次白酒的塑化劑事件剛發生時頗為類似。
據悉,PET包裝在前一次白酒塑化劑風波中也被爆出高溫情況下會析出塑化劑。研究表明,PET耐熱可至70℃,但使用超過10個月,便可能釋放出DEHP等塑化劑,加熱無疑也會助長塑化劑析出的可能性。
包裝產業或面臨大洗牌
據了解,從2011年到2015年,中國包裝產業總產值可望突破6000億元,每年平均增速約維持在16%的水平。以產品分類,中國紙包裝制品產量到2015年可達3600萬噸,塑料包裝制品946萬噸,金屬包裝制品491萬噸,玻璃包裝制品1550萬噸,包裝機械120萬臺套。預計未來循環經濟將成為包裝行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包裝廢資源回收利用將實現產業化、綠色包裝材料將獲得大力開發和發展、包裝基礎工業也將加快發展。此次PET包裝爆出的事件,無疑會對塑料包裝制品形成打擊,對紙包裝金屬包裝等行業產生一定的利好作用。綜合
-名詞解釋
重金屬銻是什么?
銻會刺激人的眼、鼻、喉嚨及皮膚,持續接觸可破壞心臟及肝臟功能,吸入高含量的銻會導致銻中毒,癥狀包括嘔吐、頭痛、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能死亡。雖然至今尚未出現因吸入過量銻而染上肺癌的個案,但仍不排除其對人體的潛在危險。
2002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對水中銻含量和日攝入量應小于0.86微克/千克每日。日本限定寶特瓶中的銻含量應小于200ppm,對熱灌裝用的飲料,則禁用含銻的寶特瓶。歐盟則規定,食品中的銻含量應小于20ppb,環保級PET纖維中的銻含量不得大于260ppm。
-溫馨提示
如何遠離“銻”害?
據悉,銻受溫度和飲料性質等因素影響,會慢慢地轉移到瓶子所盛裝的飲料中去。
專家介紹,高溫、酸性(堿性)飲料、長時間存放,這些都是促進銻從包裝向飲料轉移的有利因素。如果所盛裝的是酸性物質,銻更容易加速析出。要遠離“銻”害,就盡可能少喝PET包裝的酸性(堿性)飲料,同時注意選擇離生產日期近的、儲存條件良好的產品。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反復使用PET材質的瓶子,最好不要裝熱水,買回PET包裝的飲品后也不要長期存放,應盡快飲用。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