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持續上升 鋅市持續疲弱幾無懸念
2007年11月06日 0:0 125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有色市場
截至昨日收盤,滬鋅價格再度創出上市以來新低,隨著LME和上期所鋅庫存在近期出現集中增加后,鋅價的持續疲弱幾乎已沒有懸念。而中國的鋅生產狀況更可能令鋅價于年底之前陷入弱勢震蕩之中。
上周以來,LME鋅庫存快速增長30%,上期所鋅庫存同期增長3668噸至35858噸,是8月17日以來的周度庫存新高。這使得LME3月期鋅在上周末一度跌至2006年4月3日以來最低位2655美元/噸,最終在當日的場內交易中報收2769美元/噸,較周四小幅回升29美元。
但昨天滬鋅依然維持了此前的弱勢。主力0801合約收報23175元/噸,下跌655元,創其上市以來新低。同時,滬鋅各合約的成交總量也創出了4個月以來的新高,持倉總量也維持在10萬手以上的歷史高位。
持倉和成交的同步放大,顯示鋅價在經歷了5周的持續下跌后市場的分歧越來越大。“盡管基本面依然對鋅價偏空,但技術上確實有反彈的要求”,金瑞期貨分析師吳鵬說。
不過就目前看,除技術上的反彈要求外,鋅價市場格局依然保持弱勢,現貨的壓力成為主導鋅價走低的主要因素。
此前海關總署數據顯示,9月份精鋅出口12325噸,同比減少18.5%;進口13029噸,當月凈進口704噸。同時,鋅精礦進口294408噸,同比增280.6%。有分析師認為,進口鋅精礦的增加,意味著我國10月、11月鋅產量可能還會增加。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鋅產量324800噸,同比增13.9%。1-9月累計產鋅2695700噸,同比增長19%;1-9月進口鋅104728噸,出口248233噸,凈出口量為143505噸。目前倫鋅與滬現貨鋅比值仍利于進口,而國內則需要通過出口來緩解庫存壓力。
自10月份開始,國內鋅現貨市場上進口鋅集中到貨,同時促使國內鋅生產廠商調低鋅價。而下游采購商因對現貨鋅價進一步走低的預期而延緩了采購,這更進一步地拉低了國內現價。
倍特期貨分析師鄧宏在分析報告中認為,滬鋅自10月庫存開始增加,說明現貨壓力增加,在補充各環節庫存后逐漸從流通環節溢出,開始出現過剩。
從進口時間上推算,國內現貨供應大增可能最遲出現于11月初,受此影響上周現貨出現加速下跌,而在交割前,現價仍可能加速下跌。對此吳鵬指出,現貨市場壓力較大,國內信貸和產業政策面尚不明朗,這些因素都對鋅價構成了較大壓力。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