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成鷹潭工業發展的“心事”
2013年05月20日 8:51 10378次瀏覽 來源: 贛東都市報 分類: 銅資訊
應對
建立積極的贏利模式,讓企業有效規避銅價波動風險
但是,盡管企業經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只要應對有序,銅企業不會出現那“一倒一大片”的局面。近些年來,整個銅產業的企業應對銅價波動都已經形成了積極有效的抗風險管理機制,任何企業負責人只要清楚企業的實力,盡可能地減少投機行為,就能成功應對風險。
據了解,目前我市銅加工企業普遍采取“加工費+銅差價”的經營模式,企業贏利主要靠的是賺取加工費和金屬回收率收益。在記者近年來參與銅產業發展的采訪中,企業負責人向大家介紹得最多的就是銅加工企業賺取加工費。一般粗銅企業加工費在1000-2000元/噸,技術含量較高的可達到5000元/噸甚至更多,事實上,賺取加工費的收益與銅價的漲跌關系不大。但銅企業的加工費在業內是很透明的,并且也是很低的,如果企業僅僅賺取加工費,它的經營生產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企業利潤來源的另一個部分就是賺取銅差價。據了解,銅企業的加工費是以電解銅的價格為基礎的,但在生產過程中,銅加工企業直接使用成品電解銅為原料的很少,他們大多都進行廢銅回收,廢銅回收加工與成品電解銅之間也有一定的差價,這部分差價也構成了銅企業的生產利潤。而賺取銅金屬回收率的收益與銅價的漲跌密切相關,當銅價下跌幅度較大時,這個差價就較小,企業經營就會面臨難題。
銅加工企業另一個規避銅價風險的辦法就是通過套期保值鎖定加工費收益。為達到經營目的,銅加工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方面需努力降低陰極銅等產品的加工成本,不斷提高銅的回收率,努力爭創效益;另一方面需對銅等產品開展嚴格的套期保值操作,從而有效回避了銅價波動的影響,鎖定企業既得的加工費收益。據了解,一般銅企業都不會庫存大量銅現貨,大量庫存銅現貨其實是一種投機行為,而不是生產行為,當銅價大幅上漲時,銅企業將獲得巨大的差價收入,但當銅價大幅下跌時,對企業的沖擊也是致命的。一般銅生產企業,都會根據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而設定一個銅現貨存量最大值,超過了這個最大值,就超過了企業承受的風險能力,董事會都要對經營者進行干預。通過現貨交易與期貨操作的模式,企業規避風險能力增強。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