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精品国产乱码久久蜜桃-91麻豆国产精品一区

“舊貨”能提煉黃金也會污染環境

2013年05月29日 11:31 8077次瀏覽 來源: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原標題:“城市礦藏”還是“環境毒藥”


  “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開發中心”上午揭牌,iPad等急需處置對策
  1噸電腦主板可提煉黃金300克至400克,國內有企業專門為“淘金”而進口“電子垃圾”。電子廢棄物正成為一種豐富的新型“城市礦藏,若處置不當,它們便會變身“環境毒藥”,污染土壤、空氣、地下水。今天上午,“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合作開發中心”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揭牌,將通過技術研發和決策研究,提高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水平,打通一條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變廢為寶”產業鏈。


  “舊貨”能提煉黃金也會污染環境
  壞了的電視機、淘汰下來的舊手機、報廢的電子詞典……據統計,目前我國正進入電子產品報廢高峰期,每年至少有1500萬臺家電和上千萬部手機需要淘汰,到2020年電子產品每年報廢數量將達1.37億臺。
  電子廢棄物正成為一種豐富的新型“城市礦藏”。電子廢棄物中所蘊含的貴金屬,其品位是天然礦藏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而回收成本一般低于開采自然礦床。 1噸電腦主板可提煉黃金300克至400克,價值可觀;PCB(印制電路板)和混合塑料均取材于石油產品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回收熱量作為能源;與生產新鋼材相比,利用廢棄電子電器產品提煉再生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物、80%左右的污染,節約90%的原材料。許多“地下市場”、“作坊式”小企業肆意回收甚至“進口”電子廢棄物,采取的多為人工拆解、酸洗、焚燒、填埋等容易造稱污染的處置方式。
  很多電子廢棄物中含有毒化學物質,如1臺電腦700多個元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鉻等有毒化學物質。電子廢棄物被填埋或焚燒時,重金屬滲人土壤,將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直接或間接地對當地居民及其它生物造成損傷;有機物經過焚燒,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如劇毒的二惡英、呋喃、多氯聯苯類等致癌物質,對自然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遺棄后的空調和制冷設備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氣中后將會破壞臭氧層,引發溫室效應,增加皮膚癌的發生幾率。
  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合作開發中心執行主任、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教授王景偉表示,許多作坊式企業處理電子廢棄物時只追求經濟效益、不顧及環境效益,“有的作坊給工人戴個口罩、弄個小風扇,雖然似乎沒聞到氣味,但對身體的傷害和空氣污染已經造成了。 ”

  我國成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
  全球每年產生電子廢棄物5000萬噸,大多數從發達國家流向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行業調查顯示,我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每年生產230余萬噸,僅次于美國的300萬噸;還有數以千萬噸“進口”的電子廢棄物有待處理。將范圍縮小到上海,業內專家透露,按正常家電使用壽命10—15年計算,“十二五”期間,本市預計產生各類電子廢棄物350萬噸;僅 “四機一腦”(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等家電,每年淘汰報廢量就達25萬噸。
  若要讓電子廢棄物不變身“環境毒藥”,王景偉認為,關鍵在于建立科學規范的回收和處置體系,通過高科技使電子廢棄物種的廢棄金屬與非金屬得到全方位綜合利用、完善環保設備來保護環境。據介紹,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都已通過立法,建立完善的電子廢棄物“回收-再生”循環發展體系,如日本的《家用電器再生利用法》提出,為形成順暢的回收體系,廠家、商家和消費者都要承擔 “再商品化”的責任。法國則規定每人每年至少要回收4公斤電子垃圾。
  今天上午的揭牌儀式上,與會專家表示,盡管我國出臺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也涌現出了一批有效處理電子廢棄物的技術與裝備,但目前該行業發展仍存在許多突出問題。首當其沖的是行業企業規模性差、競爭力弱。目前全國范圍內從事電子廢棄物收集或處理產業中具有資質的企業只有105家。去年7月1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基金》”)正式實施,這105家企業中符合標準的補貼企業僅43家,今年將新增21家。獲得資格的企業普遍規模偏小、競爭力弱,與國外相關企業在技術裝備、人員素質、處理能力都有較大差距。
  《上海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發展規劃(2011-2015)》顯示,上海市現有電子廢棄物利用處置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環氧樹脂粉末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拆解產物尚未開發出最佳可行技術,電子類危險廢物的處理技術裝備和技術支撐能力顯得薄弱。人員缺少、專業水平低下也是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至今,國內專門培養電子廢棄物行業的技術人才機構屈指可數,現有行業人員大都通過學科邊沿、短期培訓等入行,行業存在很大人才缺口。與會專家還指出,自《基金》實施以來,上海僅有兩家企業獲得補貼資格,顯示本市在該行業區域競爭力稍弱。


  手機、打印機也應納入補貼范圍
  王景偉表示,目前全國電子廢棄物資源化中標企業為105家,到2015年預計全國年處理量達500萬噸,以平均每家企業1萬-2萬噸產能計算,至少還需要300家企業。 “十二五”期間,上海市以確保廢棄“四機一腦”回收處理率50%、力爭達到80%的規劃目標,全市2015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總回收拆解處理量預計209萬-334萬臺。
  據透露,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合作開發中心計劃五年內為政府主管機構提供咨詢與決策研究報告10-15份;申請技術發明專利20項;與企業合作實現3-5項技術成果的引領與示范;重點扶持企業3-5家,建立校外產學研合作基地,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100名、本科生200名;為企業達到國家制訂的技術標準服務,扶持1-2家企業成為上市公司。
  目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已在電子廢棄物資源化領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例如,由該校研發的“微生物浸出PCB(印制電路板)及電子產品中貴金屬”的技術,采用微生物方法處置電子廢棄物,確保處置過程的綠色環保。該技術目前通過國家行業協會及省部級技術鑒定、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并正在進行更大規模化生產應用。此外,由二工大研究開發的廢棄PCB非金屬材料再利用、廢棄硒鼓處理、廢CRT顯示器脫鉛、電子廢棄物再制造等技術,目前已申請多項專利、具備了規模化轉讓條件。
  根據去年7月1日起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國家對處理企業按照實際完成拆解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給予定額補貼,但享受補貼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主要局限于“四機一腦”。王景偉教授呼吁,將手機、打印機等人們工作、生活中常用的電子產品也納入補貼范圍,以免這些電子產品總是被一些追求經濟效益時難以兼顧環境效益的小作坊式企業收集處理。


  回收技術、環境風險需進一步評估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光明與電子廢棄物打了十幾年交道。他說,電子廢棄物是本世紀初引起政府部門重視的。在此之前,國內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很慢,而到了21世紀初,隨著大量廢舊家電的產生,回收利用和環保問題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當時,在廣東貴嶼、浙江臺州等地,出現了很多回收廢舊家電的“作坊”,他們用焚燒、強酸分解等方法提煉電子廢棄物中的貴金屬,造成了嚴重污染,屢屢被媒體曝光。 2001年,上海市科委設立專項,研究電子廢棄物管理與廢CRT (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顯示器)回收技術。 “陰極射線管含有鉛,在拆解利用過程中要防止鉛污染。資源化利用的另一項關鍵技術,是將電器中的金屬與非金屬分離,分別加以提煉、回收。 ”李光明解釋說。
  經過多年的科研攻關和產學研合作,李光明教授表示,如今,電子垃圾的規模化拆解技術已經成熟,并實現了產業化。在這一行業中,有“四機一腦”之說,即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上海正規企業的拆解設備,能將廢棄的“四機一腦”迅速拆成各種部件,并對其中的金屬、非金屬進行回收利用。在此過程中,能達到基本的環保要求,如防止冰箱、空調中的制冷劑泄漏。對于手機等電子產品中的廢鋰電池,同濟大學專家研發出了廢鋰電池安全破解,各有價材料組分間的機械物理分離回收工藝與設備,實現了廢鋰電池中貴金屬、有色金屬及塑料的資源化綜合利用。
  談到目前仍存在的問題,李光明認為,在對電子廢棄物的高附加值材料的深度提煉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各項回收技術的環境風險需要進一步評估,這是全社會越來越關注的問題;此外,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產業鏈有待完善。目前,回收企業做的工作主要是拆解,而對拆解后如何做成新的產品,這條產業鏈尚未完全建立起來。
  李教授還建議市民適當改變消費觀念。“如果很多市民愿意買利用回收材料制成的電子產品,如電腦、手機,那么從廢棄物到新產品的整條產業鏈可以更快地建立起來。 ”
  與李光明教授的觀點相仿,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楊義晨博士也認為國內技術在高附加值材料的提煉方面有待提高,“比如說,國外技術能將金、銀等貴金屬提煉出98%,而國內只能提煉出70%-80%”。在資源化利用過程中,應加強對環境污染物的處置。 2008年,國家環保部出臺了 《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該《辦法》套用了其他一些標準,雖然為電子廢物的環保利用提供了保障,但業內人士認為還不夠完善。“我們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物理法(如破碎)、化學法(如強酸)、焚燒法等處置方案做出更全面的環境評估。”楊義晨說。
  隨著iPad等新型電子產品的流行,對這類產品進行資源化利用研究,也是當務之急。廢舊iPad中有哪些可以提煉的“寶貝”?可能會對環境造成哪些污染?這些都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問題。“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學研開發中心成立后,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開展更深入的產學研合作,并希望高校為我們這類企業輸送專業人才,同時也能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催生出更多、更綠色的產業化技術和裝備。 ”楊博士說道。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婷婷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 色婷婷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av成人|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综合| 青青草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天天日天天干成人网| 亚洲黄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黄色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99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福利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亚洲区| 日韩在线字幕免费中文版| 日本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综合| 欧美激情笫一欧美精品| 深夜福利网站亚洲一区| 亚洲成欧洲成一区二区| 熟女二区91大香蕉熟女| 亚洲男女激情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秘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伊人 |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新网站免费 | 诱惑人妻a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熟女亚洲av麻豆|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 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av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乱熟妇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综合色|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一区| 欧美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淫片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