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榨凈”礦山資源
2013年07月08日 9:18 3162次瀏覽 來源: 安徽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在廬江龍橋礦業,遠處望去整齊的白色廠房被一片青山所環繞,如果沒有看到礦廠的門牌,很難想像這就是一個年產100萬噸的磁鐵礦。該礦山負責人告訴記者,采礦作業全部在地下完成,地面上的植被與山體基本沒有破壞。從地下采出來的磁鐵礦,有43%用于煉鐵,剩下的尾礦在被提煉出硫和銅后,通過傳送裝置供磚廠用于制磚,磚廠未能“消化”的部分,再利用尾礦充填工藝技術進行回填,實現了環境保護與資源循環利用兩者兼得。
有“地下聚寶盆”之稱的廬江縣,礦產資源豐富,礦業是全縣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規模以上礦山企業18家,投資總額58億元,省“861”重點工程項目14個。如何擺脫過去“采了富礦、丟了貧礦,出了產品、棄了廢渣”的狀況,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其“淘汰落后生產力”成為礦山資源開發的“必選”,同時,對采出來的原礦進行充分利用,不留廢渣,實現不排污、無浪費。
新中遠公司是一家集礦、酸、肥為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它通過與高校、科研所合作,投入千萬元建設50萬噸/年的硫鐵礦選礦裝置,成功將含硫15%的低品位礦通過浮選變成含硫46%以上的硫精砂,還浮選出了銅、銀等貴金屬,浮選后的尾砂用來生產建筑材料。此外,生產硫酸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用于發電。如今,新中遠已被列入省“861”重點工程項目和省第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其低品位硫資源綜合高效利用被工信部評為全國工業循環經濟重大示范工程項目。
該縣對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治理環境污染等成績顯著的礦山企業,給予相關的優惠政策。羅河鐵礦從一開始就淘汰落后生產力,采用高效采、選技術和精良的裝備進行開發,實行清潔化生產。
據介紹,針對過去被取締、且已經造成山體滿目瘡痍的老礦山,該縣出臺了“礦山整治及生態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在綜合治理生產或在建礦山、關閉露天礦山和采石場的同時,恢復治理老礦山,并對所有停用的尾礦庫進行復墾閉庫。目前,已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6個,完成恢復治理面積300多畝,恢復治理后的礦山現在全部變成了林地。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