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億“綠色信貸”助力太湖治理
2013年07月18日 10:6 2809次瀏覽 來源: 金融時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農行江蘇分行堅持以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環保政策為導向,推進“綠色信貸”建設,累放500多億貸款助力太湖水域整治、防污治污和當地產業升級,取得了較好效果。
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早在太湖藍藻暴發之前,江蘇分行就制訂了嚴格信貸準入標準,明確退出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企業。在太湖“藍藻”事件后無錫市陸續關停的806家化工等高污染企業中,該行僅有3戶貸款企業,貸款金額281萬元,分別占關停企業總戶數的0.37%和貸款總額的0.23%。
太湖藍藻暴發之后,農行江蘇分行出臺更為嚴厲信貸政策:無論企業規模大小、效益高低,達不到環保政策要求的企業,一律不得介入,已經介入的要毫不猶豫的堅決退出。對新建、在建項目,在未取得國家有關部門的環保評估合格報告前,不得以任何形式給予信貸支持。對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申請,嚴格核查企業的環保信息,環保不達標的不予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當地農行踐行綠色信貸,保護太湖“母親湖”做得風生水起。農行無錫分行累計投入貸款近50億元,支持了太湖、蠡湖、錫北運河、九里河等農業污染源及河道治理。提供貸款28億元,支持了太湖北岸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投入貸款近15億元參與生態環境建設,支持靈山、黿頭渚、長廣溪、運河公園、南長街等一批知名文化旅游景區建設。
農行江蘇分行還積極參與社會融資改善太湖生態環境。2010年6月,吳中經濟技術發展總公司公開發行15億元企業債券,專項用于“東太湖吳中綜合整治工程”。農行蘇州分行得知后,專門成立了項目小組,認真考察,上下聯動,多部門配合,成功代理募集資金。
為使“綠色信貸”具有可持續性,農行江蘇分行建立了一系列長效機制,保障綠色信貸政策持續效果。與人民銀行、環保等部門加強合作,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信息管理機制。將節能環保風險管理納入對企業日常貸后管理工作中,持續跟蹤監測與監管,逐漸形成了從環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實、預警,跟蹤監督企業環保治理進度、整頓驗收情況各個環節的全過程評價和風險監控。
近兩年,農行常州分行因環保因素否決貸款項目就達100多個,對相關化工、五金企業實行信貸壓縮和退出20多億元,促進當地產業結構優化。兩年來,該行發放技改貸款30.7億元,支持新瑞機械、常州減速機廠等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用信息技術和低碳技術武裝傳統產業;貸款40多億支持環保、綠色新材料和微生物生態處理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通過實施湖底清淤、藍藻阻隔、水源地保護等工程,太湖流域水質由原來人體不宜直接接觸的劣五類改善為三類水質,目前大多數水域已可作為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