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瘋狂洗礦威脅“世遺”崀山
2013年07月23日 16:49 2960次瀏覽 來源: 華聲在線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位于湖南南部新寧縣的崀山與廣西桂林資源縣交界,資江上游的扶夷江風光如畫, 2010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然而,扶夷江上游資源縣近些年開礦洗礦污染嚴重,扶夷江河床因污染呈乳藍色,對崀山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
2011年以來,湖南省人大代表和全國人大代表多次提建議,并投訴到環保部。但半個月前,新寧縣環保協會赴廣西查看,發現資源縣污染變本加厲。省人大代表王書云直言:“污染情況不改變,崀山這塊世界遺產牌子將不保。”
跨省污染河床變藍
扶夷江是資江的主源,發源于廣西資源縣境內,是我省邵陽市新寧縣、邵陽縣、新邵縣、邵陽市區等地重要的用水水源。
王書云稱,2011年以來,新寧縣環保志愿者多次明察暗訪,發現廣西資源縣多家挖礦、洗礦廠將廢水直排扶夷江。
“這些洗礦廠都是把螢石礦磨成很細的粉末進行加工,廢水里含有大量氟化鈣和其它重金屬,河床因沉淀了一層乳藍色的粉末污泥,使整條河變成了乳藍色。”王書云說,環保協會將排污口等處水樣送省環保學校檢測,發現多處、多種重金屬嚴重超標。
全國人大代表沈綠葉稱,新寧縣政府多次派縣環保局與廣西資源縣交涉,資源縣也有答復,但至今未見采取有力措施制止 。
今年初在全國兩會上,沈綠葉提交了《關于設法制止廣西資源縣對資江上游——扶夷江造成污染以解除下游飲用水安全威脅》的議案,呼吁國家層面協調兩省解決此問題。
扯皮數年難解決
去年,新寧縣兩次向環保部華南督察中心投訴,同年5月,督察中心派人現場調查,當場要求資源縣制止洗礦企業將廢水直排河里的做法。
“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新寧縣一環保志愿者稱,鬧到環保部后,資源縣給排污最嚴重的一家洗礦廠建了4個沉淀池,但直到去年12月26日,沉淀池仍是擺設。
今年5月15日,由環保部華南督察中心牽頭,湖南、廣西兩省區召開扶夷江-資江流域水污染整治聯動協調會,制定了聯防聯治協議(草案)。
“但到6月底,資源縣洗礦依舊、排污加劇。”6月6日、8日、22日,新寧縣環保協會和邵陽市、新寧縣水利局人員分別前往廣西查看污染治理情況,“資源縣梅溪、瓜里等洗礦企業變本加厲,頂風排污令人憤怒。”
代表建議
兩省區聯動整治
“扶夷江河床沉積了一層氟化物等礦物質的底泥,新寧縣崀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田心壩以上扶夷江的水生物基本絕跡。”沈綠葉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應敦促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資源縣洗礦廢水等污染物直排扶夷江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湖南、廣西兩省區應建立聯合整治機制,組建綜合整治隊伍,聯合監測、治理。”沈綠葉建議,對上游所有挖礦、洗礦企業進行源頭監督,不符合環評條件的、廢水排放對下游有污染的一律取締,驗收合格后,必須經兩省區綜合整治簽證,方可生產。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