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廢舊電池回收現狀處境艱難
2013年08月14日 9:21 10015次瀏覽 來源: 羊城晚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現實情況是,在南海,部分回收網點的回收箱中堆積著各種生活垃圾;而在禪城,很多電池回收箱已不見蹤影。記者在禪城區范圍內調查了近10個佛山郵政報刊亭,發現幾乎所有報刊亭都不再懸掛電池回收箱,而是將回收箱放在報刊亭不起眼的角落。
廢舊電池含有大量重金屬,一旦處理不當,危害極大。日前,省質監局公布廢舊小型二次電池回收處置相關標準,將從今年8月15日起實施。
其實早在2008年,南海區里水鎮就啟動了全國首個廢舊電池回收體系,專業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佛山市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海區設了300多個廢舊電池回收網點,每月回收超過1噸的廢舊電池。統計顯示,目前南海的廢舊電池回收率超過了10%。
2012年10月23日,禪城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廢舊電池回收試點工程啟動。啟動儀式在佛山禪城東方廣場舉行,一報亭裝上電池回收箱,引導居民將廢舊電池進行集中投放。
上述兩項活動的發起者都希望:在報刊亭、學校和機關事業單位顯眼位置安裝電池回收箱,供周邊居民投放,待電池回收箱投滿后,志愿者對電池進行回收,交由禪城區電器協會和佛山市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將電池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分解,達到資源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環。
然而,現實情況是,在南海,部分回收網點的回收箱中堆積著各種生活垃圾;而在禪城,很多電池回收箱已不見蹤影。
回收箱難覓蹤影
有人砸箱為哪般
在禪城,電池回收箱投入使用已將近一年,但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實際運行中,這些電池回收試點依然存在著回收箱設計有缺陷、居民環保意識不足等問題。
記者在禪城區范圍內調查了近10個佛山郵政報刊亭,發現幾乎所有報刊亭都不再懸掛電池回收箱,而是將回收箱放在報刊亭不起眼的角落。
“這個回收箱太小了,掛幾顆電池箱子就受力太重,直接掉下來了。”佛山市禪城區親仁路一位攤主告訴記者,電池回收箱掉下來后,活動組織方也沒有更換新箱子,為了防止箱子再次被砸壞,許多攤主都不再懸掛,“現在來的都是一些老顧客,來了問一句‘回收箱在哪里?’我們就指地上,他們自己投箱子。至于新顧客,感覺很少。”
記者還發現,部分回收箱被人為破壞。禪城區惠景三街一位攤主告訴記者,一個月前,自己營業途中去了趟洗手間,回來就發現電池回收箱被砸壞了,“誰砸的不知道,更不知道為什么要砸回收箱。”他表示,還聽說部分回收箱被偷走,“根本就不知道偷這些廢電池和回收箱有什么用。”
在禪城和南海中心區域的一些公共場合,想找到電池回收箱,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記者試圖在禪城的百花廣場、季華路新一城和南海凱德廣場尋找可以專門回收電池的地方,但均未能找到。此外,關于如何處理廢舊電池,多數受訪市民表示,他們一般會把家里的廢舊電池和生活垃圾丟在一起,完全沒有把它們分開單獨處理的意識。
家住禪城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知道廢舊電池的污染很大,但因為附近根本沒有電池回收點,所以只能把它當做普通生活垃圾處理掉,“我覺得環保部門得加大廢電池回收的設備配置,這樣才能給廢的電池回收創造基礎條件。”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