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入贛”江西帶來發展新動力
2013年11月06日 10:5 6973次瀏覽 來源: 江西日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近年來,一大批央企在江西諸多優勢的吸引下,帶著資金、項目、人才、技術接踵而至,掀起了一波波入贛創業的高潮,江西也與央企譜寫了一篇合作共贏的華美樂章。
下先手棋,推進新一輪“央企入贛”
中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優秀人才密集,技術力量雄厚,發展優勢明顯。人們也常常把央企比作經濟藍海里的“大象”。
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需要“大象”企業的帶動,央企的進入,能使江西經濟發展聚集更多“大象”。
4月16日,履新江西不到1個月的省委書記強衛就風塵仆仆到北京盛邀“央企入贛”。在省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強衛指出,要下先手棋,抓住央企戰略布局調整機遇,結合央企對口幫扶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政策的實施,推進新一輪“央企入贛”行動計劃取得突破。省長鹿心社指出,要深入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大力推進城鎮化,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謀劃實施新一輪“央企入贛”工程。
瞄準大投資、大項目,瞄準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提升核心競爭力,省委、省政府吹響了新一輪“央企入贛”的“集結號”。
5月,省政府出臺《加快推進新一輪央企入贛行動計劃》,明確了加快推進“央企入贛”的目標和措施,提出要做好與央企的產業對接、技術對接和市場對接,2013年至2015年,力爭累計引進、落戶100個以上“央企入贛”項目。
江西省新一輪“央企入贛”工作目標為:在加強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圍繞新材料、生物和醫藥、航空制造、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色、鋼鐵、汽車、石化、建材、食品(包括農產品深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商貿物流、金融保險、現代旅游等服務業,引進一批央企重大項目,促進項目集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若干個新的超千億元產業和超百億元企業。
洼地效應,央企為江西帶來發展新動力
投資者總是向最能激活資本、產生效益的地方聚集。哪里優勢突出,資本和信息便往哪里流動——這便是經濟學里的“洼地效應”。近兩年來,贛鄱大地的“洼地效應”正日益顯現,央企紛至沓來。
且看央企“大軍”入贛帶來的一個個“大塊頭”項目——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投資20億元在九江建設中船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園項目;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投資58億元建設輸變電工程、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高鐵配套供電工程和國能贛縣生物發電有限公司生物質、風能、光伏發電一體化等能源項目;中石油不僅在江西布局3座總庫容6.37萬立方米的全資油庫、190座加油站,還參與建設江西省天然氣管網二期工程,近年來累計在贛投資近5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江西與央企共簽約項目183個,總投資額4386億元,其中央企計劃投入資金3218億元,目前已開工132個項目,投入資金1227億元。今年1至7月,江西與央企簽約項目58個,總投資額1071.6億元。
這些項目規模大、帶動性強、支撐作用明顯,為江西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崛起注入新動力。省國資委主任陳德勤表示,“央企入贛”正成為江西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對促進全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塑造現代工業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