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家解讀江西污染防治
2013年11月13日 16:33 6550次瀏覽 來源: 大江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與資源的矛盾日漸突出,環境保護的壓力不斷加大,為讓群眾呼吸新鮮空氣喝上干凈水,全省環保部門緊緊圍繞“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的戰略目標,以環評審批、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清潔生產、廢水深度治理及循環利用、廢氣脫硫脫硝為抓手,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大力整治重點企業、重點行業污染排放,力促江西的山更青,水更綠,人居環境更美好。
工業企業是大氣和水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頭。加大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力度,就抓住了環境治理的重點。
近年來,江西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防治企業污染物排放,保護江西的青山綠水,保護群眾的環境權益?11月11日,環保專家、省環保廳副廳長羅來發接受記者專訪,通過專家的視角來回應公眾的關切。
強化源頭污染控制,嚴格環境準入
記者:良好的生態是我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生命線。環保部門在服務全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做到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守住這條生命線?
羅來發:近幾年來,我省以強化污染源控制為重點,嚴格把好各類開發區和重點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驗收關,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從源頭防止環境污染。對能耗高、污染大、財稅貢獻低,既不符合環保要求、也不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發展質量提升和效益提高的項目堅決不批。
同時,規定在柘林湖、仙女湖、城市內湖以多年平均豐水期水位淹沒線為界線、水庫以正常蓄水位淹沒線為界線,向陸地延伸3公里范圍內,鄱陽湖最高水位線外1-3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或改擴建各類高能耗、高排放行業項目和排放一類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建設項目。五河干流兩側,以河岸為界線,向陸地延伸1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或改擴建各類高能耗、高排放建設項目。五河支流以河岸為界線,向陸地延伸1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或改擴建各類高能耗、高排放建設項目。在城鎮居民聚集區域、規劃區,主導風上風向,以城鎮中心為界線,向外延伸5公里內,禁止新建化工、農藥(原藥生產)、鋼鐵、焦化、水泥(熟料)、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污染型項目。
突出重點行業,推進大氣污染物減排
記者:火電、鋼鐵、水泥企業脫硫脫硝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空氣質量的好壞,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推進這些行業的污染減排?
羅來發:為推進火電、鋼鐵、水泥、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的污染減排項目,今年將安排5000萬元,對按期完成減排項目建設任務,以及減排設施正常穩定運行并形成新增減排效益的工業企業實施“以獎代補”獎勵。環保部門加強了環境監管,每周對火電、鋼鐵、水泥等重點企業脫硫脫硝設施運行情況進行日常巡查,對已建成投運的重點減排項目未按要求整改到位且不能穩定正常運行的,將暫停項目所在地區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上市環保核查、出具環境守法證明等各類環保手續辦理工作,上報環保部掛牌督辦。對水泥脫硝效率穩定控制沒有達到70%以上的、鋼鐵燒結機脫硫效率穩定控制沒有達到75%以上的、脫硫脫硝投運率沒有穩定控制在100%的企業進行處罰。并對580家國控重點污染源加強日常及不定期監測,定期審核在線監測數據,并通報有關結果。
同時,以造紙、印染、化工、農副產品加工、食品加工、飲料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石油加工、煉焦等行業為重點,繼續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藝技術改造力度,提高行業污染治理技術水平。此外,我省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和推廣清潔能源,截至9月底,今年已關停89戶企業的落后產能生產線;已完成50家涉重金屬企業的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