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保企業數量九年增23倍
2013年12月09日 9:22 2875次瀏覽 來源: 北京商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在召開的2013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環保部透露了我國環保產業最新的發展數據。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透露,目前我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的年營業收入在3萬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達30%,表明我國環保相關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比較來看,3萬億元比2004年時的4572億元增長近6倍,而從業單位則在這九年中增加了23倍。
據悉,2012年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等部委聯合啟動全國環境保護及相關產業基本情況調查,目前調查已進入公報編制階段。這也將是我國近些年首次公布環保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
“根據初步調查的結果,按照環保產品、環境服務和資源循環利用等大環保的分類方法,我國環保產業從業機構約2.4萬家,上市公司約400家,年營業收入約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吳曉青介紹。而據2004年環保部的數據,當時我國環保相關產業從業單位僅有1000多家,年收入總額僅4572億元,還不到現在的兩成。
具體而言,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賢剛介紹,我國的環保相關產業可分為節能產業、環保產業、生態產業和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四大類,環保部2004年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當時我國環保相關產業中,資源回收利用所占比例最高,接近六成,而節能、生態產業所占比例相對較少,但近幾年,節能、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被政府重視,大量相關企業發展迅速,3萬億元的營收規模中,節能、生態領域產業所占比例應有所增加。
不過不可否認,相對于石油、房地產等我國傳統的支柱型產業而言,目前環保相關產業仍然處于發展初期。數據顯示,2012年僅中石化一家企業就實現了營業收入2.786萬億元,幾乎與整個環保產業營收規模相當。曾賢剛表示,這證明目前我國仍未培育出能夠領先于全國甚至世界的龍頭環保企業,大多數環保企業仍然在中低端技術、基礎領域“打轉”,不少企業甚至過于盲目地跟風,結果導致我國環保產業中部分領域已經開始形成了產能過剩的現象,但大多數企業真正需要的高端技術、服務、產品仍只能從國外進口。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