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烏設稀土尾砂試驗區治理廢棄礦山
2014年03月21日 14:56 3618次瀏覽 來源: 江西國土資源廳網站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江西省尋烏縣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相結合的模式激綠了廢棄稀土礦山尾砂治理的“滿山春色”,讓昔日的“不毛地”,如今披上了“綠衣裳”,礦山治理種上的果樹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該縣啟動稀土尾砂治理項目,選定文峰鄉石排雙茶亭廢棄礦區設立“稀土尾砂試驗區”,采取了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結合的模式。利用較耐寒的巨按樹、濕地松、等樹種植,套種適合稀土尾砂生長的混合草種,采取整地挖穴,回填容土,下足基肥的方法,達到了較好的治理效果。同時,在稀土尾砂區投入數千萬元圍筑起100多個攔沙壩,谷坊、擋土墻、水平溝等有效設施,確保尾砂不至于流失。還在攔砂壩上種植胡枝子、喬灌草等混合草種。目前,4000多畝稀土尾砂地已得到了有效治理,昔日的“光禿山”,如今全部實現了植被覆蓋。
該縣還采取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勵農民在水份和肥力相對充足的廢棄稀土礦區栽種果樹,縣里實行信貸資金、技術、種苗“三優先”的舉措,大量吸納民間資本投入廢棄礦山治理,共吸納民間資本投入稀土尾砂治理的達6000多萬元,栽種果樹5000多畝,成為農民致富的“花果山”、“聚寶盆”。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