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專利何時醒?
2014年05月19日 15:30 5023次瀏覽 來源: 光明日報 分類: 新技術
“沉睡”的專利何時醒?
轉化難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烏魯木齊代辦處專利審查員劉紅近年來工作一直很忙。下面一組數據從一個側面為她的忙碌做了注解:2011年,新疆專利申請受理4736件,2012年這一數字躍升至7044件,2013年達到8224件,同比增長16.8%;專利授權量從2011年的2642件,上升至2013年的4998件,同比增長45.3%。
耀眼的數字背后,卻是另一組令人憂慮的數字:新疆專利轉化為直接經濟效益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不足10%。
一方面,專利申請、授權量出現“井噴”,另一方面是大量專利陷入“沉睡”,巨大反差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專利的轉化難?
缺錢也缺人才
2013年新疆專利申請量中,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機關團體的職務申請達5236件,占比達63.7%。
新疆知識產權局管理實施處處長成功介紹,由于企業面臨著現實的生產需要,因此利用專利進行技術保護、技術升級,從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需求十分強烈。專利的實施轉化率相對較高。
中石油西部鉆探、新疆眾和、特變電工等一批大型企業依然占據著“第一方陣”。這些企業科研力量雄厚,依靠科技創新形成核心專利技術,打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而對綜合實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專利轉化卻困難重重。
新疆磁封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峰坦言:“缺乏啟動資金和研發團隊是首先需要面對的難題,其次專利產品生產出來后要得到市場認可并推廣更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很難,許多發明人中途就放棄了。”而對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來說,專利轉化面臨的困難更大程度上來自體制的約束。
成功表示,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名下專利是職務發明,單位成為專利權人,專利權人與發明人權屬分開,因此作為發明人的老師和科研人員,對專利成果的后續轉化缺乏動力。不少人只是為了完成科研任務、評定職稱而申請專利,這導致專利成為科研的“副產品”。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與外界缺少產學研對接的平臺,不少專利只是“墻內開花”,并沒有獲得社會認知。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許多研發項目單純從課題出發,從學術出發,專利技術的成熟度、實用性和經濟性與現實需要存在著差距,這也導致不少專利被束之高閣,成為“檔案專利”。
個人搞發明也很難
在專利申請大軍中,除了高校、院所和企業的職務發明人,民間發明者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疆,直到2010年,民間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一直占據著專利總量的半壁江山。但民間專利的轉化率卻不超過5%,大量民間專利發明者辛苦鉆研出來的專利難逃自生自滅的命運。
烏魯木齊市民曹建文就是一位“草根”發明家。從1996年起,他一直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發明,目前手中有3項實用新型專利,還有十幾項已遞交了申請。“以前我還有多功能鋼筆字練字板等好幾項專利,但后來聯系不到廠家,每年還要繳一大筆專利維持費,幾年后我就放棄了。”曹建文說。
“一項專利轉化實施的過程,是由一個創新點到整個研發、生產、銷售產業鏈形成的過程,這期間民間發明者可以調動的資金、資源十分有限,轉化起來存在困難。”成功說。
從發明人自身角度看,也存在很多問題。“現實生活中,不少專利往往是發明人靈機一動產生的點子。發明人埋頭沉醉于自己的研究中,拿到專利證書‘偷著樂’,完全忽略了發明成果的實際用途和市場需求,這也導致發明成果難以進入市場。”烏魯木齊愛思特專利轉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占財興這樣認為。
2011年占財興成為一名專利經紀人并創辦了公司,為一些發明人的專利尋找“婆家”。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他還發現民間專利轉化難的另一個原因。“有些發明人希望以買賣方式將專利轉讓,但沒有正常的心態,對自己的專利盲目樂觀,不考慮企業投資的因素,把專利開出高價,這樣不可能找到合作者。”
多方幫扶上馬
面對專利轉化難的困境,政府、企業、高校等都在積極努力,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也為專利轉化帶來希望。“對于企業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培育企業創新意識,尤其對于中小微企業,要通過政策引導、宣傳培訓、資金扶持等,促使他們加速成為創新主體。”成功說。
2013年開始,新疆將每年1000萬元的專利實施專項資金調至每年1500萬元,用于專利實施項目的轉化。該資金每年支持50多個項目,重點扶持中小微企業。同時要求企業必須與高校或科研院所聯合申報,促使雙方形成產學研協作關系。
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通過改革科研體制機制,促進專利轉化實施。新疆農業大學2009年至2013年共申報專利160多件,授權110多件。近年來他們不僅大力支持教師申報專利,還放寬政策,在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鼓勵教師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實施專利轉化。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文江說,目前他們正在對所有專利成果進行梳理,下一步計劃通過技術投資方式,與企業開展合作。
民間專利轉化也有利好消息。據成功介紹,目前新疆專利技術交易中心正在建設中。該中心建成后將為非職務發明人和中小企業、中小投資人搭建一個高誠信、低成本、高效率的展示交易平臺。
責任編輯:木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