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地勘文化建設
2014年11月05日 9:8 4130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報 分類: 綜合時訊 作者: 王月明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完成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戰略任務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時并存。這意味著我國企業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時,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面對新一輪的競爭,企業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自身發展能力的建設。這當中,既包括加強企業把握戰略方向能力和提高企業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的建設,同時還包括加強有助于改善和增強上述能力的企業文化建設。
地勘單位也是一樣。在當前全球礦業面臨調整和地勘工作面臨新挑戰和新機遇的大前提下,要實現地勘事業和地勘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必須要有健康成熟的地勘文化來支撐。
企業文化建設不僅要看清楚,還要想明白,才能做到位
企業文化建設是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著眼全局,立足長遠,把握根本。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實施的過程。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的共識,它的形成有個漸變的過程,企業文化建設要研究人的心理習慣和行為規律,也要符合企業需要和現實。
就地勘文化建設而言,不僅要有先進適用的文化理念,還要有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一是地勘文化管理體系要系統化。文化管理體系包含5個主要環節:目標體系、運行體系、監督考核體系、反饋調整體系,各環節之間順向促進,逆向反饋,形成閉環。地勘文化建設不是簡單的拼湊組合,而是5個環節有機組合和促進;二是地勘文化建設機制要規范化。文化建設也要有據可依,用工程化的方式推進。尋找差距,結合實際,制定措施,完善提升;三是地勘文化管理工具要現代化。要理念先進,管理有效。四是地勘文化建設模式要個性化。符合地勘單位本身的實際,體現出與其他單位不同的特色。
當前形勢下地勘文化建設要突出發展戰略研究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全球經濟逐步進入后危機時期,面對快速變化的經濟形勢和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國有地勘單位要根據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重新審視自身發展戰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戰略重點,集中精力做強主業,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對單位生存發展起決定作用的關鍵領域,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擴大地質工作服務領域,迫切需要創新思維和創新動力。地勘文化建設要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激勵,努力實施創新戰略,在不斷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和加大創新投入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崇尚創新的地勘文化。創新文化激勵創新事業,創新事業激發創新動力。正如胡錦濤同志所強調的,為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奮斗目標,必須“發展創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
地勘單位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人才觀
作為地勘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地勘單位要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單位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在建立健全用人機制、完善用人標準和不斷優化人才機構的基礎上,關心關注職工的成長,為職工提供發展機會,讓職工分享企業的發展成果。其次,要注重發揮隊領導班子成員的作用,帶領全體職工與單位共同成長。要讓職工成才,領導者必須率先垂范,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為職工成才起到表率作用。第三,要加強培訓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培訓教育上,要將地勘文化建設工作與人力資源工作緊密結合,在不斷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各類人才專業能力與水平的同時,通過理想信念的熏陶和價值觀引導,培養職工拼搏奉獻、勇于創新、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職工道德規范意識,提高職工職業素養;通過創建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團隊,形成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風氣,不斷提高企業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許多成功企業的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強化企業文化對戰略的修正、保障功能,使企業文化與企業前瞻性發展戰略產生良性的互動,企業才能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中保持戰略方向的正確性和戰略實施的可持續性。地勘單位也應順應這一歷史規律,加強地勘文化建設,使地勘單位不斷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羅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