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創新求強
十二冶50年發展啟示錄
2014年12月23日 9:29 592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綜合時訊 作者: 任君芳
對十二冶人最初的印象,他們是一群東北口音的建設者,吃苦耐勞,收入豐厚,曾經令周邊的企業艷羨。在計劃經濟時代,他們建設了亞洲最大的氧化鋁基地——山西鋁廠。荒漠在他們的手中腳下變成了林立的廠房,蒸蒸日上的山西鋁廠記錄了他們為祖國建設貢獻的光與熱。
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時,十二冶卻突然在這次轉折中打了一個趔趄,沒有站穩,種種的負面傳聞從十二冶傳出。作為困難企業的員工,在十二冶員工的臉上,我看到了無奈和不甘。
但是不甘不會長久。習近平主席說,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甚至幾百年走過的路程”。十二冶也是這樣,因為曾經落后了,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釋放出了極強的爆發力。
在十二冶成立50周年座談會上,企業的歷屆老領導老員工歡聚一堂,共同回望過去的歲月,探討企業發展大計。一位十二冶老干部感慨地說:“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5年,集團企業業不過7~8年,而十二冶今天走過了50年的歷程,靠的什么?就是永不言敗、攻堅克難的勇氣和精神!”直面過去的失誤,汲取教訓,以史為鑒,臥薪嘗膽,知恥而后勇,這種精神的傳承,也是十二冶取得今天的發展成果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一脈相承的是永不言敗的骨氣和勇氣,創新發展的是追求卓越的智慧和膽略。回望50年的發展歷程,十二冶走過了誕生成長、脫困涅槃、發展、轉型、跨越的艱辛歷程。
從完成國家“一五”規劃重點工程——中條山銅基地建設任務的自豪,到國家“六五”規劃重點工程——山西鋁基地的建設的榮光;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陷入困境的彷徨和掙扎,到借助中鋁公司幫助和支持走上了改制脫困之路;從2002年年底開始,十二冶加入山西鋁廠28萬噸電解鋁工程建設,并成為主力軍,隨后實施了一系列的脫困發展新舉措,搶抓機遇,浴火重生。
2010年4月,十二冶展開自我對標和行業對標,確立了“實施多元化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指導思想,制定了“十二五”發展戰略,當年市場開拓、營業收入和利潤目標三大指標實現了質的飛躍,十二冶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奮起直追、成果凸顯。2012年7月6日,隨著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十二冶成為上市公司的一員,經營管理、資本運作逐步規范化。
到2012年12月12日,公司由河津基地遷至省城太原,在城市化戰略的推動下,在企業精神的鼓舞下,立足全國謀篇布局,放眼全球爭創一流。近兩年,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各項指標連年攀升,結構調整成果豐碩,施工總承包、投融資、產業化、存續四大管理板塊齊頭并進,致力于提升企業現實競爭力、成長競爭力、未來競爭力和資產競爭力,企業逐步由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市場向管理、技術、資金密集型的高端市場轉變,由單一的施工承包向多元化發展轉變。
“勵精圖治,創新求強”、“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開放經營、合作共贏”,一個全新的十二冶正在人們的視線里脫穎而出、冉冉升起!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