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年味
2015年02月12日 14:10 303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文學雜談 作者: 葉 子
才進臘月,小區的居民便開始忙碌起來,稱魚買肉,腌制臘腸等年貨。不幾天時間,家家戶戶的窗臺邊、陽臺上,到處都掛滿了,比比皆是,飄散著一股淡淡的咸腥味,隨著年關的臨近過年的氣氛也越來越濃。
我老家在農村,說起過年,我還是喜歡家鄉的年味,它古樸、厚重、傳統。
農村有一句俗話: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稱魚買肉,炒七不炒八,二十八殺雞殺鴨,二十九樣樣有,三十夜,燭花謝。這是幾千年沿襲下來的老傳統,年年如此,都是這樣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準確地說,過完小年就真正開始忙年了,從臘月二十五開始,一直要鬧到正月十五,二十來天。
臘月二十五,是年味的開始,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開始忙碌起來,想討個好彩頭,這樣吉利。大門比什么時候都開得早,天剛蒙蒙亮就出門了,成雙成對,夫唱婦隨。男人將洗凈浸泡好的黃豆挑到村頭的磨房里,女人則挎著小籃拿著舀子跟在后面。到磨房后,男人推磨女人點豆,將和著少許水的黃豆放進磨眼里。男人光著膀子推磨,嘴里喊著號子,女人則配合男人弓著腰一下一下的點豆子。一前一后,一進一出,男人和女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黃豆在磨盤里打幾個來回后,便變成豆汁從磨槽里流出來,嘩啦嘩啦地流進底下的木桶里。磨完豆子后,夫妻便雙雙把家還,進行下一道工序,燒豆漿。剛才是男人唱主角,現在則輪到女人當家了。女人麻利地系上圍裙,把鍋洗干涮凈,將豆汁倒在鍋里。這時男人便乖乖地坐在灶膛口,往灶膛里添材燒火,紅紅的火苗映著男人紅紅的臉。二十多分鐘后,豆汁便燒開變成了豆漿,然后把它放進準備好的木桶里讓它慢慢冷卻,最后就成了爽口滑嫩的豆腐腦。做好的豆腐腦這家一碗,那家一瓢的,在你謙我讓中傳遞著濃濃鄉情。
二十六稱魚買肉,這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早晨吃飽喝足后,男人們就拿著挑子出門了。步行個把小時到街上,叼上煙在市場里打個轉便把魚肉和其他蔬菜采購齊全,約莫午飯時分便晃悠悠地滿載而歸。
炒七不炒八,二十七就開始炒果子炒花生了。這是孩子們的節日,他們會早早地起床,圍在母親身邊,站在灶膛旁。從炒貨入鍋就開始吃,一直到拿到燙手的花生果子,然后心滿意足笑逐顏開地跑開,追逐、嬉戲,歡聲笑語溢滿農家小院。
二十八,殺雞殺鴨,弄得雞飛狗跳,滿院子一地雞毛,上演人與禽的角逐,手起刀落,雞鴨在頃刻間魂飛魄散。燒水、拔毛、殺雞取卵掏內臟,干凈利落,將洗凈的雞鴨懸掛于堂屋的橫梁上。
二十九,樣樣有。經過精心準備,到這個時候所有的東西都萬事俱備,就只等過年了。三十夜的晚上,是全家人團聚的時刻。這個時候連遠在千里之外的人也都回來了,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圍坐在火爐旁,看晚會,談年成,拉家常,展望未來,開懷暢飲,一年的艱辛在這一刻消失殆盡。
初一早,拜年了。不論大人小孩,都高高興興笑逐顏開,穿著漂亮的衣服出門給左鄰右舍的鄰居拜年,三個一群,五個一伙,說說笑笑好不熱鬧,躬腰、作揖,說著祝福的話。人一撥接一撥,陸陸續續,喜慶的鞭炮從早響到晚,將年味推向高潮。
初二大,拜家家。孩子們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隨著爸爸媽媽去外婆家拜年,甜著嘴,一聲輕喚,一個響頭,換來沉甸甸的紅包。初三長,拜親娘,初四謝,拜姐姐……一直到正月十五,在吃完元宵看完花燈后,年味才漸漸淡去。
在城里生活了多年,每到新年,讓我懷念的還是家鄉的年味,它忙碌、濃烈,持久、過癮、讓人回味……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