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編織銀色的夢想
記全國勞動模范呂新宇
2015年04月30日 9:0 988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先鋒人物 作者: 王強
建廠60年影響東輕十大人物,哈爾濱市長特別獎,黑龍江省第九屆勞動模范,黑龍江省長特別獎獲得者,中國鋁業公司首席工程師,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連串的殊榮面前,他平靜地說:“這些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東輕人和這支科研技術團隊成就了我,是東輕這個大家庭培養了我。”他就是剛剛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東輕公司副總工程師呂新宇。
從沒停止“尋夢”的腳步
1985年,呂新宇從沈陽黃金學院畢業來到東輕,他虛心好學,刻苦鉆研技術,潛心搞科研,踏實做學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長為東輕的技術骨干和優秀科技工作者。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鋁合金的新合金、新工藝的研究。建國后,東輕創造了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無數個第一。國產第一架飛機,第一枚導彈、原子彈、氫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等所用的鋁合金材料都出自東輕,續寫著出鋁材、出人才、出經驗的鋁加工業的傳奇。呂新宇憑著對鋁加工業的摯愛,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放在夢寐以求的事業上,他的目標就是要讓東輕生產出更多、更優質的新材料。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呂新宇在新材料研制方面收獲頗豐。他主持完成的《先進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研制》等四項課題增補了國內空白,其實物質量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滿足了國內對航空、軌道交通材料更新換代的需要,同時這四項成果均獲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主持完成的《變形鋁合金鑄錠及其加工產品缺陷》、《軍用鋁合金、鎂合金擠壓型材截面手冊》兩項標準獲得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主持完成的《鋁合金螺旋槳葉的制造方法》、《鋁合金自由鍛件及其制造方法》、《時速二百公里動車組用可焊接鋁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等八項發明專利申報并獲得批復;參與編寫了《鋁合金材料組織與金相圖譜》、《鋁加工技術實用手冊》、《鋁合金鍛造生產》等5部著作,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某鋁合金熱軋板研究》、《農業噴灌用鋁合金管材研制》等學術論文30余篇;2011年,所帶團隊榮獲中鋁公司科技創新團隊獎;2013年,《某系鋁合金強韌化熱處理技術創新與工業應用》科研課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年在國家某重點工程材料攻關取得決定性勝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做出突出貢獻;2015年2月,他所參與的某工程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授予的“鯤鵬”優秀集體獎稱號,東輕成為材料企業中的唯一獲獎單位。30年來,呂新宇在新材料研制方面填補了多項國家空白,在促進東輕整體技術實力提升的同時,對推動了我國鋁加工技術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勇攀鋁加工科技“制高點”
“企業要發展,首先靠技術,只有在技術上不斷創新,企業才能在嚴峻的經濟環境下求得生存與發展。作為鋁加工企業,尤其要做好產品結構方面的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占領高端市場,特別是要瞄準航空、航天用鋁合金材料、軌道交通用鋁和鋁基復合材料,因其附加值高、市場穩定,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呂新宇正是秉承著這樣的理念,帶領著他的科研團隊在創新之路上孜孜以求、追逐夢想。
航空航天用鋁合金新材料是東輕技術創新的最大亮點,最為突出的當屬神舟系列飛船鋁合金材料的研制。2011年11月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兩次交會對接正式“吻別”后,“神舟八號”返回艙成功著陸,這標志著我國已真正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后掌握此項技術的第三個國家,這其中,東輕功不可沒,因為東輕的鋁合金材料在茫茫太空中經受住了最嚴酷的考驗,讓東輕的光榮巡游了天宇,也成為東輕最耀眼的“名片”。呂新宇作為該項目課題組負責人更是無比自豪。自2000年開始,他就負責神舟飛船所需鋁合金材料研制項目。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九號,東輕都提供了大量高端鋁合金材料。東輕已成為“神舟”系列飛船和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鋁鎂合金材料的指定廠家。10多年來,呂新宇帶領著科研技術人員和生產人員一起投入到神舟系列飛船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研制項目中,攻克了鑄造、鍛壓成型等數十個技術難題。現在,在東輕的展館里,展示著“神舟”用鋁合金材料,它凝聚了呂新宇以及他帶領的科研項目團隊的智慧和汗水,它無聲地解讀著東輕人勇攀鋁加工科技高峰的報國情懷。
呂新宇說,在技術創新方面,東輕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不能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自我陶醉,而是要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不斷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用新產品、新技術引領市場,激發企業的后勁;還要緊跟國際先進材料的發展步伐,積極開展預研工作,為東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呂新宇的心中,技術創新是新材料的“活水”,也是“逐夢”的動力引擎。
30年鋪就擔當“底色”
作為技術研發的負責人,呂新宇幾乎每年都要承擔五六個國家級科研課題。在鋁加工企業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這些新項目的成功研制,為促進東輕挺立鋁加工潮頭、實現可持續發展豐滿了羽翼,立下了赫赫戰功。每一項新材料的研發從選題立項到通過國家驗收都要通過一段漫長的歷程,短則幾年,有的項目研制長達十幾年。多年的研發經歷練就了呂新宇堅韌的性格。他常對身邊的技術人員說,搞新材料研發,就要隨時準備好去啃硬骨頭,去攻克難關,不管遇到什么難題,都要挺得住,打得贏,要勇于擔當。國家把這些項目交給東輕,交到我們手中,就是相信東輕有膽識、有能力、有實力去完成任務,每一次攻關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場戰役,我們必須勇往直前、永不懈怠。
上世紀90年代末,東輕承擔了國家某重點項目鋁合金材料的研制任務,該項目產品品種多、規格多,任務極其繁重。呂新宇作為項目負責人,積極深入攻關一線,率領各個課題組先后突破了規格鑄錠的鑄造成型、板型和殘余應力控制以及熱處理等關鍵技術,終于在2006年完成了項目的研制,隨后積極組織推進產業化實施。現在,該系列產品已經成為東輕高附加值產品中最突出的亮點。從2006年至今,訂貨量達到7000余噸,為企業增加利潤2億多元。據初步預測,該產品需求量還將進一步加大,在未來10年內,該系列產品將作為東輕的主打產品之一,為東輕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30年來,呂新宇帶領著他的技術團隊依托新材料的研制,為東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也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社會效益。理想信念彰顯報國情懷,圓夢之旅不斷收獲著新的希望。呂新宇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堅守著對中鋁、對東輕的承諾和至誠的愛,堅守著自己銀色的夢想。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