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映呂梁
中鋁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氧化鋁黨支部打造華興鋁業二期黨員工程紀實
2016年05月28日 9:7 639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黨建工作 作者: 王晶
這里是革命老區,是當年紅軍東征的主戰場和中央后委機關所在地;這里是發展新區,是今天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呂梁,國家將目前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生產線的華興二期氧化鋁項目建在這里,也將對老區人民的祝福和希望寄托在這里。作為項目設計方,中鋁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感重任在肩,也備感使命的光榮,這也是在項目伊始,沈陽院氧化鋁室黨支部便將山西華興鋁業二期工程項目列為“共產黨員工程”的原因。
為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將這項“共產黨員工程”打造成真正的品牌工程,氧化鋁室黨支部編制了《共產黨員工程目標責任書》,對項目進行論證,其中黨員參與人數23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支部確定將黨員作為中堅力量,以黨員模范作用帶動群眾,為項目保駕護航。
該工程從2015年5月立項開始,歷時近一年時間,按照時間順序,該室黨支部設計了五個節點的計劃目標,包括前期方案優化、施工圖設計、現場施工服務、試車運行保障、編制結題報告,并制訂了具體的制度和措施。由黨支部書記擔任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的整體策劃、組織、實施和監督,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動員,落實“四個講”要求。
與時間賽跑,打響保證工期的攻堅戰
呂梁位于高緯度地區,冬季長達4個月,最低氣溫可達-30.5℃。項目要求2016年4月26日實現投產,要想完成既定目標,就必須在冬季上凍之前完成土建基礎施工。任務重、工期緊、要求高,這對負責設計前期和項目引領的氧化鋁室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華興鋁業二期項目共有子項22個,其中由黨員負責設計的子項有16個,占比超過73%,其中的溶出子項,是氧化鋁工作量最大、難度最大的一項,特別是管道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壓力管道,難度大,需要進行壁厚及應力計算。一般的設計周期為6~8個月,由于本次為100萬噸/年一條生產線,且溶出溫度為280℃,比以往單條線50萬~80萬噸/年、溶出溫度265℃的生產線,在整體難度增加了30%以上。”該項目的氧化鋁專業工程負責人唐時健介紹說。
溶出子項的工作只是氧化鋁室華興二期共產黨員工程的一個縮影。“絕大部分施工圖完成的3個月,也是我們室連續集中加班的3個月,每周一到周五加班到21∶30,周六從8∶00到21∶30,周日從8∶00到14∶00。僅3個月的時間里,全室共加班7703小時,其中黨員總加班時間占比80%,相當于新增加了11名全職員工的工作量。”回憶起近一年來的工作,該室黨支部書記李志國深有感觸地說。
與先進對標,打造精品工程
華興鋁業二期工程采用了先進的設計理念,擁有多項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工藝技術。在技術研發過程中,氧化鋁室黨支部成立了以黨員技術骨干為首的工作突擊小組,他們悉心鉆研,查閱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夯實理論基礎;了解國外氧化鋁廠運行信息,搜集實踐數據;做各項工業實驗,為方案提供實驗數據支持;不定期召開專題討論會,確認設計參數,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確保方案最優化。
該項目采用的3500t/d焙燒爐是國內首創,滿足了氧化鋁單條生產線規模不斷增大對設備大型化的要求,解決了制約氧化鋁生產的瓶頸問題。高溫溶出技術,國內尚屬首次,有效提高了礦石回收率和分解產出率,節約蒸汽消耗量,投產后運行狀況良好,已達到國際領先,國內最優水平。
傳承老區精神,做好服務保障
老區精神是一種不屈不撓的斗志,是求真務實的態度,也是無私奉獻的胸懷。為業主和施工方做好服務,也是對老區精神的繼承和發揚。為此,該項目管理部制訂了《工程設計和現場服務實施方案》,從設計優化和技術保證、設計質量、設計進度以及設計服務四個方面做好保障。現場設計隊也提出了“熱情、務實、謙虛、認真、團結、友愛”的服務宗旨,積極配合業主要求,嚴格遵守服務承諾。
該室黨支部前后共派出10人作為現場施工代表,為了保證現場的施工進度,確保小問題24小時解決,大問題48小時內解決或提出解決方案,派出室主任和組長到現場帶班,在施工高峰期的2~4月份,同時保證4人在施工現場,與業主一起討論項目細節方案,為施工人員進行設計圖紙講解,協助業主進行設備考察。為滿足業主對部分流程的更改,施工服務人員通過現場計算進行補充設計等,滿足進度要求。
在項目試車階段,該室黨支部書記李志國帶領黨員業務骨干到現場為業主開展試車準備培訓,他們從氧化鋁新技術發展、項目工藝技術先進性的設計保證措施、大型設備的選擇與開發、最后到實際操作進行詳細的培訓和講解,為項目的順利投產和達產達標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今年4月,華興鋁業二期正式投產,標志著全球最大的一水硬鋁石氧化鋁生產線的建成,再次刷新了中國鋁工業技術引領世界的紀錄。這一消息,讓氧化鋁室黨支部和整個沈陽院感到歡欣鼓舞,這也是沈陽院以“共產黨員工程”為牽引,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重點工程項目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有力實踐,實現了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的互促共贏。(王晶)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