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關公銅造像訴說傳奇故事
2016年05月28日 9:14 1262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金屬器皿
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在一位吳姓朋友處見到一座關公銅造像(見圖)。此銅造像身穿鎧甲,右手撫須,左手叉腰,丹鳳眼,臥蠶眉,雙目前視,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端坐在銅座上。此像神態逼真,沉著堅毅,在充滿張力的昂揚形體中,蕩漾著生生不息的氣勢;在氣貫長虹的勃發雄姿下,似乎能暗淡所有的刀光劍影。此像高約50厘米,鑄造精美,經綜合判斷,這應該是明代的一座精美的關公造像。
歷代帝王對關羽都極其崇尚,并對其敕封,以表彰他護國佑民的功德。隋代封關羽為“忠惠公”;唐代封“伽萱神”;宋代封“武安王”、“忠惠王”;元代封“武安英濟王”、“利濟昭忠侯”;明代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圣帝君”;清代封“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清道光皇帝還封他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使關羽得到了崇高的榮譽。從唐代開始,朝廷令全國府縣在春秋兩季對關帝致祭,致使建關帝廟的習俗歷代長盛不衰,成了一種獨特的關帝文化。而民間的關帝崇拜經久不衰,人們為關羽建廟,稱為“關帝廟”,全國各地都有建造,有的地方稱“武廟”,與孔子的“文廟”并駕齊驅。而在家家戶戶每年都張貼的年畫中,有一幅畫包括了天地諸神、三界諸神,在眾多的神仙中,關羽常常被放在正中,畫得和玉帝同樣大,甚至比玉帝還要大,由此可見關羽在民間信仰中的位置。
經詢問得知,這尊關公像竟有不凡的來歷。據吳姓家譜記載,此像來自于平陽府(即今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屯里村的關帝廟。吳姓的先祖吳節極,曾任明代平陽府總兵,明洪武年間,其后代吳普圣遷居時將此銅像帶出,后由洪洞經菏澤移居沛縣,吳氏后裔一直將此像供奉于家族祠堂,供族人參拜。由于文化大革命等的原因,吳氏后裔將此像收歸家中珍藏至今。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江蘇 尹釗 李佳夢 吳明珍)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