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主導趨勢 銅小區間波動
2016年08月16日 9:0 295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期貨 作者: 倍特期貨 許勁松
2016年上半年,銅價大幅波動,兩波小趨勢行情,先是弱勢下跌至2009年以來的低位4318美金,隨后開始震蕩反彈,至5130美金上方,資金在商品市場大量進入,銅的走勢在商品中算溫和并基本符合基本面的變化,有短期背離也很快被修復。2016年七月行情短期見高點回落,然后繼續小區間波動行情。
2016年2季度,整個商品市場是一個資金主導的趨勢勢,我們用最近的巴克萊報告來看看商品市場吸引了多少資金進入。
一、資金的力量
巴克萊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KevinNorrish在8月4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今年迄今為止,市場流向大宗商品的資金總量高達508億美元,錄得2009年以來2月至7月每年同期的最高水平,且2009年2月至7月期間,市場流向大宗商品的資金量僅較今年高出10億美元。
這些天量資金的流入,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一同促使全球各基金旗下的大宗商品類資產價值從2015年年底的1610億美元大幅增長,增至當前的2350億美元。基于連續活躍合約顯示,今年迄今為止,黃金價格已上漲26%,原油價格上漲12%,而白銀價格更是大漲43%。
本次資金炒作的特點是抓住供應端的風險事件以及短期短缺可能,大舉買進拉止損。銅因為基本面保持持續的供應寬松,因此在銅的交易上,資金的表現最理智,持倉在資金大舉進入商品市場的過程中并沒有創新高。
進入7月中旬,資金的熱情開始退潮,銅價格回落,持倉持續下降,充分顯示,資金的熱情決定著價格的方向,基本面暫時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宏觀方面的數據看似也不太支持資金無休止的進入商品市場。
二、宏觀變數
2016二季度開始,宏觀方面的亮點就是房地產,但是好景不長,一二三線房地產熱起來后,伴隨著房價的上升,房地產市場的問題也開始出現,居民加杠桿增加,增幅不斷擴大,各種限制政策又開始出臺,防止像15年股市一樣,持續的加杠桿持續的宣傳持續的上漲之后是泡沫破滅價格暴跌以至于各種救市。以下我們引用姜超的房地產分析來說明這個跟銅消費相關的消費上漲行情后續能否持續。
2016年中政治局會議罕見提及“抑制資產泡沫”,房地產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與地產泡沫相對應的,是過去幾年中國居民房貸的爆炸式增長。居民房貸緣何激增?其后果有多嚴重?未來還能否高速擴張?
房貸大爆炸,居民高負債。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但居民房貸卻迎來爆發式增長,月均新增額從11年的693億元飆升至16年上半年的月均3933億元,迭創新高。從房貸余額看,金融危機后美、日均開始回落,只有中國持續上升,并于14年超過日本,可謂“超日趕美”;從房貸余額/GDP看,美國和日本在各自地產泡沫破滅后均見頂回落,而中國則持續上升,目前約25%,已達到日本90年地產泡沫頂峰時的水平。若按現有速度擴張,則3年內將接近美國當前水平!貨幣信貸擴張,地產量價齊升
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但居民房貸卻迎來爆發式增長,從11年月均693億元,飆升至15年月均2217億元,而16年上半年月均更是激增至3933億元,占上半年月均新增貸款總額比重超過30%。
在房貸增速持續上行、經濟增速緩慢下行的背景下,中國的房貸/GDP在過去幾年呈加速上升態勢。12年以前尚不到15%,15年底達到20.7%,16年底將超過25%,達到日本地產泡沫頂峰時的水平。15年房貸余額增速為23%,16年上半年則高達30%,若未來幾年以25%的速度擴張,則房貸/GDP在3年內將接近美國現有水平!
而15年以來,信貸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逐漸向居民部分傾斜。企業部門去杠桿令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持續下行,目前已降至10%左右。而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速在經歷了13、14年的持續回落后,于15年中拐頭向上,目前已超過30%。兩者走勢的背離使得居民中長貸/企業中長貸在過去一年中加速上行,目前仍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信貸資源被分配到房地產市場中。
以上是分享姜超在房地產方面的數據解讀,有數據表明我們的國有企業拿走了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的50%,而國有企業只不過貢獻了GDP的40%、財政收入的30%、就業的20%,總之其拿到的資源與其做出的貢獻極不相匹配。社會融資總額的大約41%進入了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老板天天在鼓吹房地產是中國的支柱產業,中國經濟離不開房地產,房地產行業拿走了那么多的資源,而其對GDP的廣義貢獻度只不過20%。三季度后,如果房價上漲被抑制,房地產的投資勢必會降溫,整個產業鏈關系到大宗商品的消費,特別跟銅的消費息息相關,消費的下滑會不會引發資金在商品市場的撤離?值得關注。
三、資金匯率方面
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特別引用了一些貨幣信用方面的數據,比如說M1增速超過25%;M2增速超過13%,說明我們的各路資金,趴在賬上,根本就沒有流入實體經濟。中國經濟“脫實向虛”的情況,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上周,證監會也出臺了一些政策限制銀行理財資金流向各類炒股等基金的措施,表明上層已經注意到金融市場的資金炒作跟實體企業的好壞完全不相關,同時炒高的各類商品價格也限制了中國供應側改革的進行。
由于中國實體經濟一直未見真正起色,加上不斷寬松的貨幣政策,今年二季度人民幣貶值幅度加大,后續看空人民幣情緒開始升溫,人民幣匯率顯著承壓。
最近的央行信息,在5日晚上央行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里專門寫了這樣一段話:“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越多,本幣貶值預期越強,就越是會促使投機者拿這些錢去買匯炒匯,由此形成循環。”
此外,二季度的報告中刪除了一季度報告中“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的表述。
在這份報告里,央行首次提到“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降低宏觀稅負”,這與前期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到的擠泡沫是一致的。需要注意,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抑制資產價格泡沫”屬于“降成本”的一部分。
九州證券認為,所謂的“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有兩種猜測:一是抑制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過快增長,從而降低企業用房、用地成本;二是抑制股市過度炒作行為,避免資金空轉和對實體經濟的擠出效應。
從各國經驗來看,資產價格泡沫一定離不開貨幣政策過度寬松,既有央行主動寬松過度的情況,也有海外資本大量流入而央行對沖不足的情況。就中國現狀而言,“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意味著央行不能過度放水,特別是在已經出現“資產荒”的情況下。
資金方面,既然今年再次降準降息的可能能性大大降低,又要抑制資產泡沫,后續資金持續進入商品的可能性已經開始降低了,那么,這波由資金引領的大宗商品市場上漲的行情是不是高點已經見到了呢?
四、銅的基本面
銅一直溫和過剩,基本面行情也許后續行情中起的作用繼續不大,但是供應過剩和消費偏弱的銅的自身結構導致了資金在銅的買入上興趣不大,因此,本輪大宗商品普漲的行情中,銅的表現最溫和。
銅產量增加,礦供應充足,今年上半年,國產銅產量同比增幅為9%以上,銅精礦加工費維持100美金/噸,并有上升可能。全球銅供需情況繼續維持供應過剩。
初步估算,上半年精銅產量372萬噸,進口187萬噸,消費491萬噸,2016年上半年供應過剩68萬噸,全球銅也呈現供應過剩局面。
五:總結
交易上看,國內銅對上漲是保持謹慎的,庫存也是國內下降國際增加,國際下降國內下降的輪動,礦的過剩以及產銅國的匯率下跌會導致產量增加。基金的凈持倉看,倫敦基金凈多已經超過48000手,comex凈多也接近五千手,如果資金流入的熱情減退,價格在后面的一個月應該是以震蕩形勢走低,同時我們認為,前期銅5131美金應該是今年的高點位置。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