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屢遭市場“虐” 錫企加強套保嘗甜頭
2016年08月29日 9:20 2393次瀏覽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分類: 期貨
商品市場度過了近5年的熊市,在這期間做不做套期保值讓企業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如今,在被市場“虐”完后,多數企業開始重視套期保值交易,而期現是否對應成為套保盈虧的一個關鍵因素。
經歷5年商品熊市,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瘋狂下跌給了企業血淋淋的教訓。
“可以說很多企業都明白了做不做套期保值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云晨期貨研發部部長楊泉在最近的錫產業鏈調研活動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我們在錫品種上申請的保值頭寸沒怎么用,但2016年大不一樣了,申請的頭寸不斷增加。
期貨品種的迅速發展增大了企業套期保值交易的可操作性,在調研中記者發現,企業對套期保值不再陌生,甚至很多國有企業已形成完善的操作規范,學會帶著“枷鎖”在期貨市場中跳舞。
套保意識加強
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期貨套保經理葉永生對記者坦言:“企業開始重視套期保值交易是被市場教育出來的。”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錫業分會副秘書長夏振榮提供的數據,2015年,錫全球供需均下降,價格一路下跌,當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月期錫平均價為每噸16029美元,同比下跌26.7%。其中,2015年中國精錫產量為16.6萬噸左右,同比小幅減少2.4%,消費15.8萬噸,同比減少3.1%。供應持續大于消費近8000噸,錫價整體呈現單邊下跌,中國錫冶煉行業經濟效益虧損嚴重,規模以上的錫冶煉企業2015年虧損35.59億元。
而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做不做套期保值讓企業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我們服務的一家錫企業在2015年價格單邊下跌的時候沒有做期貨套保,結果損失慘重,雖然企業通過現貨經營收縮來止損,但由于價格低于企業生產成本線,企業不得不斷臂求生,裁減員工。”楊泉遺憾地表示。
葉永生也指出,2015年下半年行業虧損面積比較大,直到2016年2月,錫價才開始回暖,3月很多企業才逐步擺脫虧損困境。
楊泉告訴記者:“上述虧損企業在慘重損失面前不得不尋求期貨避險工具的幫助。2016年,該企業開始涉足期貨套保,在上半年錫價回暖過程中,原料比較緊張,企業通過期貨市場采購,在原料端控制成本,已經開始盈利。”
“早在2004年,云南錫業就獲得了開展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資格,品種就是錫。但是由于政策引導,錫行業在近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內套保需求越來越強烈。”葉永生透露。
錫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國家對錫的進出口政策是鼓勵進口,限制出口。我國自2002年開始實行錫及錫制品出口配額管理制度,出口配額逐年減少。自2008年1月1日起,國家開始對錫產品出口征收關稅,其中錫礦砂及精礦為20%,非合金錫為10%,錫廢碎料為10%,當年中國轉變為錫的凈進口國。
葉永生進一步指出:“2008年以前,大多數錫產品出口,賣到國外,全球錫定價按照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定價,因此只有通過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進行套保,利潤才鎖得住。2008年以后,政策一變,錫的銷售和定價逐步轉到國內市場,而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使得錫需求增加,以前國內錫需求也就兩三萬噸,現在是15.8萬噸左右,供需缺口還需進口來彌補。從原料結算到產品結算都已脫離了倫敦市場,企業需要國內自己的價格發現和避險工具。”
2015年3月27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錫期貨交易。不過,在2015年大部分時間內,由于錫期貨處于起步階段,日成交量只維持在1000手左右。“這對生產規模萬噸以上的企業來說,市場深度是不夠的。”葉永生坦言。
不過,2016年,隨著市場逐步走向成熟,錫的成交持倉大幅增加。2016上半年,SHFE錫期貨成交量176.07萬手(單邊計算),合176.07萬噸。從各月交易數據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錫期貨成交量逐月遞增,第二季度起有所回落。同時,2016年上半年,錫期貨日均持倉量為13832手(注:市場總持倉量雙邊計算,單個客戶持倉量單邊計算),相較2015年下半年的3584手增長了286%。
“錫在中國的行業集中度較高,一是產銷集中在中國,二是集中在中國的云南和廣西。全球錫產量34萬噸,而中國產量和消費占去半壁江山。中國產量又集中在少數企業。這些企業產量都在萬噸以上。2016年,錫期貨日成交量一度達到近12萬手,持倉也有2萬多手,已經足夠承接這些企業的套保。”楊泉說,隨著錫期貨品種日漸成熟,企業參與度將大大提升。
期現對應成關鍵
但參與套期保值并不是結束,做了還需做好。
如果按照教科書,套期保值只要做到時間對應、數量對應、品種對應、方向相反即可。“但是,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教科書描述了靜態的套期保值,但企業是連續經營的,每天都有進和銷,頭寸是變化的,甚至還有合同違約的情況。這就對企業做套期保值時的期現對應提出了挑戰。”楊泉指出。
楊泉發現,套保虧損的機構客戶一定存在的問題就是期現未對應。
葉永生坦言:“套期保值是門藝術,在層層規定制度框架下,還要具備一定靈活性。”
作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面對套保,云南錫業有完善的制度操作規范,這一方面是對套保進行流程管理風險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對經營決策者和交易人員的保護。
“我們年度的、階段的大型套保計劃經過四層管理。第一層要通過公司的董事會;第二層是公司經理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市場部、生產部、財務部等各部門主任;第三層是市場部;最后到期貨科進行具體操作,過程控制。”葉永生透露。
葉永生告訴記者,以前企業是發現了機會再去打報告申請審批,半個月過去,套保機會也隨市場價格波動而失去。“現在我們提前做年度套保,根據新一年的生產目標對大型套保方案提前申報,形成文字的批復,方案包含數量規定、套保比例、價格波動區間、簡短的宏觀經濟分析等,大的方向確定下來,在此范圍內,期貨部門再進行靈活調配。”此外,季度或月度的階段性的套保方案,也會提前上報,在異動前提出,避免出現抓不住機會的情況,當然這對市場判斷提出更高要求。
而對于不同的產品、業務,企業的套保策略也不同。
以企業庫存為例,據葉永生介紹,由于企業澳爐不能停,通常會備1個月左右的貨,再加上原料到最終產品生產的過程可能長達45天,沉淀其中的中間產品面臨價格風險。如果價格波動超出20%至30%,需提取減值準備,引起公允價值變動,因此庫存和中間品都需要價值管理。
具體來看,如果錫價格達到每噸12萬元以上的年內高價,在這個價位企業有中間品約4000噸,那么可以先拋售2000噸,等價格下跌到每噸10萬元附近,把套??諉纹降?。再用低價新購的原料補充進來重建庫存,這樣一來一回,中間品的成本就降了。
“更短期來說,原料分公司采購員購買了一筆原料,但目前市場價格較高,單子拿來市場部期貨科提出意見,如果我們覺得市場價格上升,就會建議只套保80%的量。如果采納,那就進行不完全套保。這些交易都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葉永生表示,有些套保制度是原則性的,比如年度的套保計劃、階段的套保計劃的制定和審批,不能簡化。但在框架內尋求最大限度的靈活性,最大程度創造效益。比如我們做月度套保長單的交易員,根據月均價逢低平倉,他就有短期點位選擇的自由。
套保人才短缺
企業這個門外漢對套保提需求甚至指揮套保工作并不容易。
楊泉指出:“企業利用期貨工具以及期現結合是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楊泉透露,云晨期貨因地域和股東原因,機構客戶比例較高。在維護中我們發現,能夠盈利的套保客戶都發揮了自己的現貨優勢,并在套保制度上進行了嚴格管理。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盈利的企業無論開始是否有人了解期貨市場,最終會培養一批自己的員工進行套保。
葉永生也指出:“套保人才短缺是全行業的問題。企業要在大方向可控的前提下提供交易員試錯的機會,交易優化才能保證套保取得更好的效果。”
對于錫期貨的發展,葉永生認為,倫敦金屬交易所只要投資者手中有頭寸,頭寸可以移到任何時間點,每天都可以結算、交割。這依賴于LME完善的升貼水體系和足夠的現貨支撐。但國內期貨市場合約一個月才交割一次,在服務現貨企業時略顯不足,階段或者月份現貨價格太低時,或者現貨銷售的數量太少時,想通過期貨交倉實現不了,希望交易所通過發展大宗平臺,提供倉單交易和倉單串換服務,為場內期貨市場提供配套,作為現貨企業一個銷售渠道的補充。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