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買黃金了,WHY?
2016年09月06日 8:34 5463次瀏覽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分類: 現貨 作者: 張競怡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央行今年二季度黃金購買量同比大降40%,創2011年來的最低水平。全球央行已連續3個季度持續減少黃金購買量,為5年來首次。
2008年后,央行一直是黃金資產凈買入者,目前央行黃金儲備已創15年來新高。
對于最近央行黃金購買量持續萎縮的現象,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縮減購金規模的主要原因是金價上半年錄得大漲近30%。央行購金成本上升抑制了黃金采購。另外,不少國家受經濟危機及國內局勢不穩影響,也拋售了不少黃金儲備,導致央行凈購買量出現下滑。”
根據委內瑞拉央行官網公布的數據,由于該國的外幣危機進一步加劇,其國際黃金儲備今年上半年已經暴降25%。8月16日,委內瑞拉的總外匯儲備(包括黃金儲備)已經從年初的170億美元下降至119.9億美元。同時,截至6月底,委內瑞拉的黃金儲備規模較年初下降27%,至630萬盎司。受油價大跌并維持在低位影響,委內瑞拉經濟日益脆弱,通脹率暴漲至450%,食品和藥物的短缺使政府與民眾間關系日益緊張。為了應對流動性嚴重不足的問題,政府只得大量拋售黃金。
也有市場機構分析,央行黃金購買量持續萎縮可能與全球貿易不景氣,央行的貿易盈余和外匯儲備減少有關。不過,山東黃金(600547,股吧)首席分析師蔣舒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央行購買黃金資產多是處于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考慮,但黃金資產在外匯儲備中占比較小,外匯儲備的變化對資產結構的影響或者說對黃金資產購買比重影響有限。”
蔣舒進一步指出,管理外匯儲備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原則,央行黃金購買量持續萎縮可能代表央行有更好的目標,如美元資產等。
而世界黃金協會預計,央行對于黃金的購買還將持續,因為隨著全球多個主要國家的政府債券收益率進入負值區間,這些國家的央行會將黃金作為對沖風險的“首選”。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