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半年回收廢電器逾百噸 80%再生物料可重用
2016年12月28日 9:15
563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分類: 新技術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科技日新月異,人類亦不斷追求最新款電器產品,惟如何處理被棄舊電器,成為社會一大難題。港府委托承辦商進行一站式回收及處理
廢電器工作,半年內已收集的電視機、計算機等廢電器逾100噸。位于屯門用作處理這些廢電器的設施,建造工程進度理想,預計明年5月開始營運,屆時廢電器經處理后,將有多達80%再生物料可重用。
現時香港每年產生的電子廢物數量,估計達7萬公噸(即內地普遍采用的“噸”),其中約85%屬于近期通過的生產者責任制中訂明的“受管制電器電子產品”,即冷氣機、雪柜、洗衣機、電視機、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及顯示器。由于這些電器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一些較舊款式便會變成廢物,令堆填區負荷大增。
區域回收中心角色重要
為讓這些電器產品的原本材料可再用不浪費,處理舊電器可在受監管、安全及符合環保條例的情況下進行,以及支持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實施,環保署去年經公開招標后,與歐綠保綜合環保公司簽署“設計、建造及營運”合約,由其收集受管制電器廢物,并利用相關技術進行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等工序,將之成為有用分類物料,例如塑料和金屬。
環保署日前安排傳媒參觀歐綠保首個位于上水的區域性回收中心。歐綠保物流經理張乃恩介紹指,區域性回收中心在進行廢物處理及回收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因其負責分類及貯存,有用電器會經社工轉介轉贈予有需要人士,其他則會貯存。當位于屯門環保園、正在興建中的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于明年中投入服務后,貯存在回收中心的廢電器,便會陸續送到設施進行分解處理。
張乃恩透露,位于上水的回收中心于7月已開始運作,接受市民致電預約,由他們派車接收廢電器。中心至今收集的廢電器已逾100噸,占全倉容量一半,當中最多的是電視機及計算機,因這兩類產品換款快,生命周期較短;至于數量較少的是屬季節性產品的冷氣機。
除最終會設置5個區域性回收中心,張乃恩透露,未來將有8個貼近民居的衛星收集站,方便市民自行將較小型電器送到。這些衛星收集站集合廢舊電器后,會送往區域性回收中心分類及貯存,其后運往處理設施再造。
他表示,占地達3公頃的處理設施,整體建筑工程已完成65%,處理大樓的主體建筑已完成,并開始進行內部裝修,一半用以處理廢電器電子產品的機器,亦已從德國運抵,并開始進行安裝,當中包括處理冷氣機及雪柜的機器,其余機器將于下月運抵香港。
采環保設計確保不影響環境
歐綠保董事及總經理麥程輝表示,處理設施具有不少環保特色,包括采用天然采光及通風,太陽能熱水系統,重用建筑時產生的泥土,以及全封閉式設計等,確保處理過程不會影響環境。設施每年處理受管制電子產品數量為3萬公噸,最大處理量更可達5.6萬公噸。廢電器經處理后,將有多達80%再生物料可重用。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