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企業騰飛的“金色跑道”
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段村-雷溝”大型鋁土礦山建設紀略
2017年01月03日 9:17 593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新技術
巍巍青龍山,堅強挺立;濤濤洪陽河,奔流不息。
2016年11月28日,隨著一聲令下,翹首期盼了2300多個日日夜夜,亞洲級鋁土礦山——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段村-雷溝”鋁土礦山建設終于進入試生產階段。
這注定是一個令人感懷至深的日子,中州人數年的“長途跋涉”,譜寫了一曲戰天斗地的交響樂章;這注定是一個令人揚眉吐氣的日子,中州人數年的風雨兼程,叩開了未來“糧倉”的大門。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段村-雷溝”鋁土礦山基本建設歷時之長、跨度之大、環境之險、困難之多,在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簡稱中州鋁業)發展歷史上絕無僅有,在全國非煤礦山基本建設史上也極為罕見。
難度之大 猶如攀登泰山十八盤
謀長遠發展大計,必站位全局,觀大勢,明趨勢,而后可以制變。
鋁土礦是氧化鋁生產的原料,是氧化鋁企業生存發展的“糧倉”。在這個資源為王的年代,更多地占有資源,才能打造企業騰飛的“金色跑道”,牢牢占得持續發展的“橋頭堡”。
地礦勘查表明,在三門峽市澠池縣與洛陽市新安縣交界部位的低山丘陵區,地下沉睡著近7000萬噸品位優質的鋁土礦石。
《棋經》上說,“寧失數子,不失一先。”獲得采礦證后,中鋁公司審時度勢,以過人的眼光、超前的思維,決定投資10多億元,由中鋁礦業有限公司組織在此開展礦山基本建設,以形成年產120萬噸的大型鋁土礦供應基地。2010年6月,中鋁公司實施管理體制改革后,中鋁中州礦業有限公司由中州鋁業委托管理。
受盡資源桎梏之苦的中州鋁業,對資源的祈盼無以言表。中州鋁業領導班子認為,盡快建成“段村-雷溝”鋁土礦山,補齊礦石自采供應的短板,是公司改善供礦結構,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贏得企業未來發展的迫切需要。
然而,礦山基建面臨著復雜的環境,是一項艱苦卓絕的開創性事業。
國內鋁土礦多為露天開采方式,地下開采基本空白。作為河床下復雜巖層中鋁土礦開采的“段村-雷溝”鋁土礦山,工程建設包括11口豎井、采準切割工程、地面建筑設施等。特別是井建、通風、排水等大部分工程為地下工程。基建難度之大,猶如攀登“徑從窮處見,天向隙中觀”的泰山十八盤一樣,峰險而陡峭。
難度之大,難在中鋁公司、中州鋁業尚無建設大型地下鋁土礦山的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難在這里是典型的水文地質條件,巷道開拓過程中頻繁遇到涌水、涌泥、斷層破碎帶等“不速之客”;難在這里非法開采形成的地下豎井多達300多口,地下的采空區、地上的露天坑防不勝防……
立足“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打造中鋁公司模范礦山”的目標,中州鋁業歷屆領導班子舉全公司之力、匯全員之智,千方百計為加快建設進度創造良好條件。在資金異常緊張的情況下,采用優先安排建設資金,調整施工單位用電計量辦法,及時支付施工單位工程進度款,開展勞動競賽等辦法,調動施工單位積極性。
在這同時,在中鋁公司支持下,中州鋁業引入項目總承包管理模式,成立三門峽礦建設指揮部和三門峽分公司,全面推進建設進度。
建設指揮部樹立業主意識,統籌協調,成員分片包干、分工負責,落實區域工作目標、時間節點、工作措施,做到辦法在現場研究,問題在現場解決,努力引領礦山建設。總承包方、三門峽分公司如同指揮部的“左膀右臂”,做好技術服務、施工組織、外部關系協調工作。
中州鋁業扛起礦山建設的獵獵大旗,謀篇布局,戰涌水、斗涌泥、重協調、保質量、抓安全、控費用,奮然踏上了爬坡過坎、闖關奪隘、力爭上游的礦山建設征途,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去書寫中鋁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葛紅林“困難面前有中鋁人,中鋁人面前無困難”的完美注解。
擒“虎”搬“石” 橫掃障礙
復雜的地質條件帶來的不利影響究竟有多大?
有這樣一組統計數據。雷溝礦區3#罐籠井因發生冒頂影響工期6個多月;雷溝礦區2#罐籠井因涌水影響工期6個多月;因為治理影響雷溝礦區1#回風井施工的露天坑耽誤工期30多個月……
困難疊加,問題交織,從哪里入手、何處切入?礦山建設需要開拓累計長度5萬多米的地下巷道。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制約巷道開拓,無疑是橫亙在建設征途中最大的“攔路虎”和“拌腳石”。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歷經滄桑的中州人從不缺乏踏平坎坷艱險、直面風險挑戰的前行力量。”中州鋁業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元坤的話激勵著中州人咬定目標、奮然前行。
在中鋁公司幫助下,中州鋁業多次邀請國內采礦專業知名專家會診,條分縷析,把脈問診,開具良方,解決問題。
一次,中鋁股份企業管理部邀請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長沙礦山研究院等采礦專家赴礦山開展技術研討。此次專家陣容匯聚兩位院長、一位副院長在內的6位教授,堪稱業界最強陣容。
在察看大量的地質資料和現場調研后,專家組驚呼:“全國非煤礦山基建遇到的所有不良地質現象竟然在這里一股腦兒出現,地質條件可以用‘五毒俱全’來描述,這在全國非煤礦山基本建設史上也極為罕見。”
專家組的調研報告擺到了中鋁公司領導的案頭,一位公司領導不無幽默地說:“中州人要像孫悟空一樣,學會七十二變,才能‘降妖除魔’。”
為提高運輸能力,3#罐籠井中段車場兩邊的巷道需要擴寬。正在施工時,不料涌泥突現,傾泄而出,緊急搶險后,恢復施工。豈料兩個月后,涌泥再度襲來,“霸占”了70米長的巷道。再次搶險,繼續施工。孰料3個月后,涌泥第三次“卷土重來”,巷道被堵,地面沉陷,通風不暢,施工不得不停止。
涌泥一次又一次“肆虐”,建設成果一回又一回化為“泥潭”,怎么辦?在全國著名井巷專家梅源德教授指導下,中州人集思廣益、研究措施,決定引進專業注漿隊伍,實施中空注漿導管處理方案,最終“泥魔”臣服。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把握規律,就能提高針對性、預見性、有效性。礦山建設過程中,中州鋁業先后開展了地下開采防治水、地表巖移監測、采空區探測與災害預防、開采巖層控制及支護等技術攻關,采取優化采準切割方案、高密度電法探測地質情況、建立礦區民采井和老窿信息管理系統等方式方法,使得巷道開拓順利,速度有效提高。
攔路虎被一個個破除,障礙被一個個掃清,工程進度明顯加快。2010年之前,設計的11口豎井中,僅有探水工程7#進風井進場施工;2010年,4口豎井相繼進場施工;2012年,又有4口豎井進場施工;2013年和2014年,最后的兩口豎井也開始進場施工。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韶光如水,櫻紅柳綠;冬去春來,寒暑易節。中州人在一個個困難中突破,在一番番艱險中前行,在一回回創新中提升。
從2010年到2015年,地下巷道開拓量奏響“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強。特別是2013年,井巷開拓量是此前四年工作量的總和;2014年,井巷開拓量同比提高46%。到2015年年底,礦山建設已經累計完成了開拓工程量的85%,也走到了掀起對礦山建設“最后一戰”的時間節點。
2016年初,中州鋁業慨然決策——到11月28日,“段村-雷溝”鋁土礦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為多年的奮戰畫上圓滿句號。
“要有拼的精神,拼出氣勢;要有搶的意識,搶出進度。”張元坤對礦山建設者們寄予厚望。
這片生生不息的熱土,號角聲聲,新潮涌動,建設工地“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建設指揮部先后制定了20多個版本的倒排工期方案,最后才敲定詳細的施工網絡進度計劃,并將建設任務細分到每個施工單位、每個井口、每個工作面,層層落實責任,明確關鍵線路和節點。
為確保施工進度與網絡計劃同步,完成最后沖刺目標。中州鋁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占明提出“換位思考,同心同德,練兵共建,加快推進礦山建設”的工作要求。
施工單位將施工人員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關心關愛。建設指揮部、總承包把各施工單位當成自己的單位,理解尊重,對施工方一對一、點對點指導。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力量向項目集中,集中一切力量劍指項目,拼出氣勢,搶出進度。
“我們每10天對項目進展情況做一次總結,及時解決問題,確保施工進度與網絡計劃同步。”張占明說,“哪個施工單位做得好,就按照勞動競賽方案給予獎勵,讓參建單位由‘努力干’變為‘搶著干’,營造大干快上的施工氛圍。”
作為中鋁公司“掛號”重點推進的礦山,最后進度如何?還有什么問題?中鋁公司領導特別關心,中州鋁業領導特別上心。葛紅林親自批示,敖宏、劉祥民、蔣英剛、冷正旭等親赴現場,特別是總部投資管理部負責人僅在2016年就先后11次奔赴這里。中州鋁業領導張元坤、張占明、梁大偉更是常駐礦山,他們進一線、下礦井、摸實情、聽真話,調查研究,足跡遍布礦山的角角落落。
雷溝礦區日進尺由原來的每天3米左右提高到4~5米。段村礦區日進尺由原來每天4米左右提高到了5~6米。“礦山建設的狀態好了、節奏快了、力度大了。”中國鋁業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鋁股份總裁敖宏為中州人點贊。
中流擊水,唯勇者勝。每天都有新進度,每周都有新樣子,每月都有新變化。段村礦區1#罐籠井480中段比節點計劃提前18天貫通;段村礦區2#回風井井筒裝備安裝比節點計劃提前5天告峻;段村礦區3#罐籠井至7#探水井的巷道貫通比節點計劃提前12天完成……一個又一個節點目標較計劃提前實現,如同珍珠般串在一起,向著最后的目標拓展延伸,閃爍前行。
檢驗一項工程建設的水平,不僅要看建設速度,更要看建設質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對“段村-雷溝”鋁土礦建設進行質量檢查顯示,質量合格率為100%,優良率為83%。
看到工程建設質量如此優良,專家組十分高興,希望中州鋁業及時采集有關數據,總結礦山建設經驗,為有色系統礦山建設標準編寫提供直接依據。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