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加法加出真金白銀
2017年03月01日 8:58 132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年初,在中央網信辦聯合環境保護部主辦的“治霾·京津冀在行動”活動中,一張環保局長喝下鋼鐵企業處理后廢水的照片,一經傳播迅速走紅網絡,也讓河北省邢臺市這家名為德龍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龍鋼鐵)的民營鋼企家喻戶曉。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邢臺“利劍治污”成效顯現,在努力擺脫空氣質量排名墊底困境的同時,也催生了如德龍鋼鐵這樣,在產能上做減法、環保上做加法的綠色發展典型。
近日,為深入了解德龍鋼鐵在環境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本報記者赴企業實地進行了調研。
傳統企業不傳統
互聯網大數據挖掘潛力
早上7點不到,在位于邢臺縣南石門鎮的德龍鋼鐵廠區,靳旭冉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身為主抓生產的副總經理,他的職責是保障2000畝廠界內生產設施的安全環保運行。
除了日常的車間巡檢,為了實時把握環保動態,靳旭冉把企業所有與環保有關的人員拉進了一個微信群里。每天,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重污染天氣預警、環境聯查通報、問題反饋和處理等信息,都通過這個“邢臺德龍環保群”,傳達給76名組員。
與時俱進,是靳旭冉這樣的鋼鐵老兵對自己的日常要求。自2009年加入德龍鋼鐵以來,市場形勢的風云變幻、環境標準的日趨嚴格讓他越來越感到,企業應在管理手段上緊跟趨勢,不斷創新。而作為傳統制造企業,更需要向精細化、智能化、綠色環保轉型。
在德龍鋼鐵新建成的生產能源指揮中心大廳,大屏幕實時顯示著環保在線監測數據和生產現場監控畫面,300余個攝像頭隨意切換,實現對公司廠區、進廠原料檢驗化驗等區域的全覆蓋、無死角監控。
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過去靠工人經驗,現如今通過計算機大數據對污染物排放數據、主要工序運行情況以及能源介質供給進行實時采集、分析,為生產調度的綜合平衡調整提供準確的數據指導,減少生產浪費,提升綜合效益。
“環境保護不僅是末端治理,更重要是過程控制。通過精細化管控,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靳旭冉透露,未來,德龍鋼鐵計劃通過一系列手段打造智能化平臺,全面實現互聯網協同,最大化挖掘節能、環保、減排的潛力,并進行持續改善。
腳踏實地做環保
建設工業旅游花園工廠
“低頭彎腰做環保,抬頭挺胸說環保”,在德龍鋼鐵的行政辦公樓及廠區內,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作為一家2005年在新加坡上市的鋼鐵企業,德龍鋼鐵較早提出“盡社會責任,創綠色財富”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綠色企業。
過去,高爐出鐵場可以說是鋼廠最臟的地方。現在,經過全封閉、平坦化、將爐前除塵風機風量增加一倍等一系列的改造,車間面貌已煥然一新。車間主任告訴記者,除塵改造后的1080立方米高爐,顆粒物實際排放濃度由治理前的30毫克/立方米,降到8毫克/立方米以內,低于河北省特別排放限值15毫克/立方米要求,實現了達標排放。
據統計,2012年~2016年,德龍鋼鐵累計投入環保改造資金8億元,特別是從2014年開始,年均投入約兩億元。企業先后淘汰、拆除了3座70立方米白灰窯、兩座410立方米高爐、兩座35噸轉爐;燒結、煉鐵、煉鋼等多個工序完成脫硫、除塵升級改造。同時,在增建三期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對循環水池、煉鋼軟水系統進行擴容改造,產生的污水經過反滲透技術等多道工序處理后,全部實現循環利用,部分工藝處理后的水質優于國家一級飲用水水質標準。
在污水處理車間,記者對比了純凈水和處理后的廢水,在色差、透明度等方面相差無幾。靳旭冉告訴記者,為保護水生態環境,德龍鋼鐵2012年起,將生產用水由地下水全部改為水庫地表水,年減少地下水開采450萬立方米。在改造當年,廠區周邊地下水位即上漲17米。此外,為使高爐副產品水渣得到充分利用,公司引用國外高端技術,建成了水渣微粉生產線,將水渣加工成等量替代水泥熟料的超細粉,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2015年,德龍鋼鐵累計接待各省市環保考察團157次。這不僅是肯定,更是鞭策。” 總經理劉國旗告訴記者,眼下公司正著手企業未來3年的節能環保發展規劃。他坦言,環保工作沒有止境,下一步,公司將按照工業旅游企業的標準,向國外一流企業看齊,持續加大環保投入,打造綠色、環保、花園式工廠,致力成為行業標桿企業。
高額投入保運行
舍得投入換來雙效益
采訪當天,巧遇大雪,鐵礦粉貨運掛車夾著泥沙把廠區路面“踩”得更加泥濘。沒有等多久,一輛濕式清掃車輛便“追”了上來,一路沖刷、吸塵,把貨車一直護送到了全封閉料倉。這個料倉足有好幾個足球場大,高壓霧炮在物料上空持續不斷噴淋降塵,卸完料的卡車在出棚前還要經過一道沖洗工序后,才可駛離。
為從根本上解決粉狀原料在運輸、儲存時的無組織揚塵問題,德龍鋼鐵累計投入1億多元,配備多輛清掃作業車,并建設3座全封閉料場。料場采用大跨度螺栓球形網架結構,無立柱設計,開創了省內大跨度全封閉料場的先河。
“盡管環保投入很大,但在帶來環境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也很顯著。”德龍鋼鐵燒結廠廠長趙文書給記者算了筆賬,料場全封閉后,平均一個料棚每年可減少1200噸~1300噸鐵礦粉損失,按照90美元/噸折合人民幣超600元/噸的現價,年節省的鐵礦粉成本在70萬元~80萬元間。
“2015年是整個鋼鐵行業非常困難的一年,但是,德龍鋼鐵在董事長丁立國‘一切工作都要為環保讓路’戰略的指導下,環保投入舍得下成本,不設上限,公司最終頂住壓力,逆勢而上,實現了逆境中的綠色升級。”靳旭冉自豪地說,正是企業在產能上做減法、環保上做加法,從產品質量、品種附加值、精細管理等方位挖掘潛能,才引領企業在困境中實現了綠色轉型。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