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鋁挑戰前高難度大
2017年04月07日 8:58 395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期貨 作者: 覃靜
庫存高企等因素壓制
近期,滬鋁主力合約表現強勢,對前高14250—14300元/噸發起挑戰。這主要受LME鋁創階段性新高及國內雄安新區規劃引發樂觀的消費預期刺激。不過,國內外鋁流通不暢、下游對拔高的現貨鋁價認同度差及原鋁供應恢復高增長等因素均拖累鋁價。
內外盤比值下降利于鋁材出口
2014年以來,LME鋁庫存自550萬噸高位回落至185萬噸,降幅66%。除了LME交易所進行的倉儲制度改革調整“出貨率”,縮短LME鋁提貨排隊的時間加快出貨外,海外市場鋁供應短缺是驅動LME鋁庫存快速下滑的原因。
分地區看,歐洲和北美洲的庫存從2014年起顯著下降,亞洲的韓國釜山和馬來西亞巴生港庫存自2015年四季度見底總計增加約80萬噸。地區庫存的此消彼長,除去移庫的數量外,多數鋁錠進入了消費環節。日本2017年第二季度鋁升水敲定為128美元/噸,較上一季度的95美元/噸上揚35%,連續第二季上漲,且創下兩年來最高水平,表明海外市場鋁消費強勁。
LME鋁價近期已刷新年內新高,國內鋁價不夠強勁,外強內弱格局致滬鋁連三/LME三月期鋁的比值一路走低。剔除匯率因素,內外盤比值自2016年10月底的1.21加速下探至1.02。
由于我國原鋁出口有15%的關稅,以當前比價出口,原鋁仍面臨較大的缺口。但以鋁材形式出口的盈利空間已經打開,2015年下半年內外盤比值走低促進的鋁材出口有望在本季度重現,有助于緩解國內供應過剩的壓力。由于發達國家針對我國出口鋁材的雙反審查嚴格,我們不能對國外市場拉動鋁消費給予太多期待。
環保督查影響雙面
4月5日,國家環保部在京召開視頻會議,決定對京津冀及周邊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這是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主要對包括固定污染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等7個方面進行督查。
“2+26”城市供暖季的氧化鋁、電解鋁及炭素的限產已經被市場充分預期,盡管限產最快發生在下一個供暖季。值得注意的是,“2+26”涉及的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河南及河北是我國的鋁材生產的重要區域,2個城市及4省份鋁材產出占全國40%左右。包括熔鑄、噴涂等鋁材生產工藝潛在的廢氣、金屬粉塵及工業廢水會成為持續的環保督查對象,小型鋁材加工企業的開工將會受到抑制,這一點在2月15日—3月15日河南省的環保督查中已經明顯體現。
投產動力強勁,遠期供應充裕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我國運行電解鋁3739.2萬噸,較2月增加20萬噸,產能貢獻是山東魏橋和錦聯新產能投放。目前對于新增產能投放沒有出臺明確的抑制政策,新建的低成本產能投放意愿依舊強勁。預計3月電解鋁產量314萬噸,將再次刷新產量高點紀錄。一季度電解鋁產量906萬噸,同比增長20%。
跟蹤下游開工和鋁棒去庫存情況看,國內原鋁的消費在3月繼續回升。年初以來電解鋁社會庫存快速積累逼近120萬噸,且庫存拐點尚未出現。面對充裕的現貨和高位運行的鋁價,下游采購并不積極,今年的現貨持續大幅貼水的時間較長。由于現貨庫存積累過快且供應依舊只增不減,去庫存周期將會延長,這對鋁價構成拖累。
總體上看,國外鋁價走強、鋁材出口盈利窗口打開及持續回升的消費利于鋁價保持強勢。不過,國內電解鋁產出高速增長、環保趨嚴影響到小型鋁材開工、現貨去庫存尚未開啟均對鋁價走高構成抑制。操作上,滬鋁4月可依托13500—13600元/噸區域做多,避免14200元/噸以上追高。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