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布重點行業VOCs排放核算辦法
2017年04月11日 8:56 139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汽車制造、家具制造和鋁型材工業生產過程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以無組織排放為主,實測法、排污系數法均達不到核算要求,如何才能準確全面地核算出這些行業VOCs排放量?
山東省環保廳日前印發了《汽車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鋁型材工業VOCs排放量核算辦法——物料衡算法》,明確要求采用物料衡算法進行VOCs排放量的核算,為排污收費提供核算依據。
分段展開,逐步提高收費標準
2016年6月1日起,首先對石油化工及包裝印刷兩大行業開征VOCs排污費,收費標準為3元/污染當量。
2017年1月1日起,征收范圍擴大至汽車制造業、家具制造業和鋁型材工業,收費標準全部調整為6元/污染當量。
2018年1月1日起,將擴大征收范圍,逐步覆蓋VOCs排放重點行業。其中,VOCs污染當量值為0.95千克。
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省產生VOCs的企業點多面廣,種類復雜,排放總量大。據統計,全省化工生產企業90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3000余家,VOCs石油煉化企業數量約占全國1/3,煉油產能約占全國1/7,是全國地方性煉油廠最集中、也是產能最大的區域。
圍繞VOCs治理,山東省環保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等5部門專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方案》等5個行動方案,堅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原則,大力推動重點行業開展VOCs專項治理,加強重點行業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和廢氣治理,提升企業工藝裝備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
為充分發揮價格杠桿調節作用,促進治污減排和生態環境改善,山東省物價局、省財政廳、省環保廳聯合發布了《關于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對部分行業征收VOCs排污費,試點分段展開,逐步提高收費標準。
由于各地VOCs排放監測技術發展和應用情況各有不同,山東省對可基于排放濃度值、排放總量值核算VOCs排放量的企業,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其中,企業VOCs排放濃度值在國家或山東省規定排放限值75%~100%的,排污費按標準征收;在50%~75%之間的,按標準的75%征收;低于50%的減半征收。
而企業VOCs排放濃度高于國家或山東省規定排放限值,或者VOCs排放量高于規定排放總量指標的,以及企業生產工藝裝備或產品屬于國家規定的淘汰類的,按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
嚴格核定,依法全面足額征收
圍繞進一步加強全省重點行業VOCs排放控制,為排污收費提供核算依據,山東省環保廳組織省環境規劃院編制了《汽車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鋁型材工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核算辦法——物料衡算法》(以下簡稱《辦法》)。
山東省環保廳規定,《辦法》適用于全省汽車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鋁型材工業采用物料衡算法進行VOCs排放量的核算。石油化工及包裝印刷兩個行業VOCs排放量核算辦法按國家《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執行。其他行業采用物料衡算法核算VOCs排放量可參照《辦法》執行。
根據《辦法》,VOCs排放量等于VOCs產生量減去VOCs去除量。
其中,VOCs產生量等于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所有物料VOCs總含量減去回收的物料VOCs總含量。VOCs去除量等于企業各污染治理措施VOCs總去除量,去除量可通過監測或去除效率經驗值的方式獲取。
汽車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鋁型材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核算周期以年或季度計算。
企業應在規定期限內,按《辦法》核算并填報《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信息申報表》,申報VOCs排放情況,并提供有關證明資料,企業應保證其報送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環保部門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審核后,作為排污費征收依據。
山東省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嚴格核定排污費,做到依法、全面、足額征收;嚴格落實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獎優罰劣,促進各單位治污減排。排污收費全額繳入財政,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自覺接受價格、財政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多知道點
VOCs排放量各種算法有何優劣?
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目前主要有實測法、物料衡算法、排污系數法等。汽車制造、家具制造和鋁型材工業生產過程中VOCs排放以無組織排放為主,僅靠實測法無法滿足核算需要。
排污系數法對企業物料使用情況、生產工藝、末端治理技術差異等考慮不足,針對性較差。
物料衡算法則對全過程VOCs的投入和產出進行核算,更加準確全面。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