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嚴打非法期貨類貴金屬原油平臺
2017年04月21日 10:52 5178次瀏覽 來源: 中金在線 分類: 期貨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第二次召開打擊非法期貨類犯罪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了15名正在通緝的犯罪嫌疑人名單和被查處的非法期貨類會員單位及代理商。正被通緝的犯罪嫌疑人在5月30日前投案自首,有從輕或減輕處罰機會。
刑拘404人,查處24家單位及代理商
新聞發布會上,辦案民警介紹,在上級公安機關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深圳公安機關全力參與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對群眾舉報、監管部門移送的非法期貨類犯罪線索進行深入核查。
從今年1月份開始,由經偵支隊牽頭組織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分局開展多輪統一查處行動,多警種聯動,集中力量查處非法期貨交易場所、會員單位、代理商涉嫌犯罪行為,共查處非法期貨會員單位(代理商)24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高達404人。
經檢察機關批準,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115人,其中,以詐騙罪逮捕108人,以非法經營罪逮捕7人。警方特意提醒,如有市民群眾在上述24家非法期貨類公司投資受損,請到公司經營地派出所報案登記。
男扮女裝,坑蒙欺詐手段多端
經查,此類非法期貨交易場所、會員單位伙同代理商在網上招攬客戶,由公司員工扮演“賺錢客戶”、“喊單老師”等角色,通過QQ、微信聊天和直播間講課等方式,誘騙客戶在現貨交易平臺開戶注冊,投入資金,對大宗商品標準化合約進行集中交易,實質與客戶進行現貨行情對賭,誘導客戶頻繁交易、反向操作,利用交易軟件后臺監控和影響客戶交易,造成客戶普遍虧損嚴重、公司巨額盈利,侵害了投資人的財產權益,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涉嫌詐騙、非法經營犯罪。
警方介紹,這些團伙打著經有關部門審批的現貨交易所會員單位(代理商)的名義,從事非法期貨交易,在交易流程中存在坑蒙欺詐行為,比如男扮女裝,引誘客戶入金下單,交流過程中存在客戶與不法單位及代理商對賭關系,最終導致客戶投資蝕本巨虧,受損金額最高客戶達600萬。
上述行為是國務院今年對現貨交易場所整頓有關。警方調查時發現,這一現象也對目前金融新業態存在失管、漏管有關,目前民間資本活躍,金融新業態增長快,法規不到位,責任主體不明確。
通緝嫌疑人投案自首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為全面懲處犯罪、查明案情,市公安局報請廣東省公安廳對15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發布通緝令,自4月12日起至2017年5月30日前,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的,可以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警方強調,凡在規定期限內拒不投案自首,頑固不化,繼續潛逃的犯罪嫌疑人,被緝捕歸案后,堅決依法從重懲處。犯罪嫌疑人的親屬要積極規勸其盡快投案自首。凡為犯罪嫌疑人通風報信,幫助犯罪嫌疑人偽造、毀滅證據,窩藏、包庇、資助犯罪嫌疑人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警方介紹,市民群眾對發現、知曉的犯罪嫌疑人藏匿線索應當主動向公安機關舉報。對提供線索協助抓獲或直接扭送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有功人員,公安機關將按規定給予獎勵,并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凡威脅、打擊報復檢舉揭發人員、證人的,將依法從嚴懲處。
下一步,深圳公安機關將按照上級公安機關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繼續參與做好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持續保持對非法期貨類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同時,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選擇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的正規交易平臺理性投資,切實保護好自己的合法財產權益。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