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錫供應短缺或將延續
2017年05月31日 8:53 1488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社 分類: 現貨 作者: 史愛萍
“2017年全球錫供應仍是短缺的狀態,預計短缺1萬噸左右。”國際錫業協會(ITRI)中國區首席代表崔琳日前在出席上衍有色論壇時說到。
2016年錫價表現搶眼,最高點漲幅高達60%~70%。崔琳認為這主要得益于錫礦供應的減少以及消費的增長。她表示,盡管去年錫價漲幅較大,但對礦的帶動并不是很大。緬甸礦盡管增加了三四千噸供應,非洲、巴西等也有小幅增長,但中國、印尼、秘魯等傳統國家錫礦產量由于受到環保檢查、品位下降等因素影響都出現下降,綜合來看,去年全球錫礦同比下降2000噸左右;消費方面則超出了預期,2016年小眾領域的焊料消費,如LED和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消費增長表現較好,增長速度都在20%,甚至30%,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電子產品小型化的影響;同時,錫化工出口也帶動了錫的消費,特別是受美國、印度消費增長的帶動,國內部分錫化工企業的出口增幅超過30%,全球錫消費小幅增長。
進入2017年以來,錫價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基本在13.5萬~14.7萬元的價格區間進行窄幅波動。盡管錫價表現堅挺,但現貨方面,今年春節以后國內現貨錫一直處于貼水狀態,近期貼水幅度一度超過5000元/噸,且庫存處于高位。這也與國外市場錫的表現截然不同,國外錫供應短缺,LM錫庫存跌至2000噸左右的水平,為多年來低點,現貨處于升水狀態。
在崔琳看來,盡管國內庫存壓力加大,供應略有過剩,但錫價卻一直處于膠著狀態,價格始終很難跌破13.5萬元/噸,主因是未來緬甸礦供應將出現下滑的預期。
國際錫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來,緬甸佤邦錫礦產量增長超過9倍。但隨著開采的增加,佤邦錫礦出現了原礦品位的大幅下降,由2013年10%降低至目前的2-3%,品位急速下降導致當地原礦產量的減少;此外佤邦主要露天礦場已轉入地下開采,當地采礦也已經變得非常復雜和困難,需要更多的投資。“如果這個地方沒有新的礦出現,或者好的品位資源出現,那今年無疑產量會減少。”崔琳說到。她預計,2017年緬甸原礦和精礦產量將有較大幅度的減少。此外,由于當地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資源勘探和分析,其資源前景仍然未知。
印尼是全球錫礦產量最大的國家,盡管今年以來擺脫了洪水災害以及抑制出口政策的影響,但海上開采方面的一些技術難題將限制其產量的增長,崔琳預計今年印尼產量將增長5000~8000噸。從國內來看,盡管礦山在錫價14萬左右的水平都可實現盈利,會刺激部分礦山復產,但由于政府對于炸藥的管制,年初至今,一些小的錫礦山仍處于關停狀態,預計今年國內錫精礦產量將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增幅較為有限。“綜合來看,2017年全球錫市場仍是一個短缺的狀態。”她說到。
此外,中國政策今年也出現了一些改變,2017年起,中國取消了精錫10%出口關稅,錫精礦加工貿易政策也正準備出臺。崔琳表示,關稅等壁壘取消后,國內過剩的錫錠有望流通到國際市場上,短期內或對國外市場形成一定壓力,但對于全球供需格局不會造成大的影響,短期的變化演繹完后,市場仍會回歸供應短缺的主基調,因此她對于今年錫價走勢較為樂觀。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