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年內上線倉單交易 有色金屬為首推品種
2017年05月31日 8:55 4399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社 分類: 交易所 作者: 史愛萍
上海期貨交易所大宗商品服務部總監鮑建平5月25日在出席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舉辦的“上衍有色論壇”時透露,上期所計劃年內上線倉單交易,服務實體經濟,有色金屬產品由于較為成熟活躍將首先推出。
鮑建平表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交易所,在發展的策略上要向下尋根、扎根于現貨市場,開展現貨與場外衍生品交易,向側擴展,與其他交易平臺對接,開展新品種現貨與衍生品交易,向上生長,開展指數期貨、期貨期權等高端衍生品交易,這樣才能實現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互聯互通,打造一個穩定的期貨生態圈,建立多層次的商品市場;同時響應國家互聯網+計劃,利用互聯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依托大數據與云計算實現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市場的有效連接,拓展期貨市場服務現貨市場的能力與空間,更好促進市場功能發揮與供應側的改革。
他指出,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的很多制度跟現貨市場的需求不匹配,兩個市場存在差異,主要體現在在五個方面:一是地點的差異,期貨交易交割地點比較集中,和整個產業的布局相對分散有差異;二是時間的差異,期貨交割時間固定,而現貨貿易時間靈活;三是規格的標準化和現貨貿易品種多樣性方面存在矛盾;四是上市的期貨品種跟企業需要對沖風險的產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五是交易方式的差異,現在期貨主要是集中競價單一交易的方式,跟場外詢價交易等多種需求又存在著差異。
為了彌補上述差異,上期所計劃建設交易平臺,推出倉單交易服務,來解決期貨市場交易和交割標準化與客戶需求多樣化之間的矛盾,實現期現有效對接,服務實體經濟。
據悉,上期所先期將開發倉單買賣、倉單串換、倉單競價、期轉現不倉單報價系統,待其穩步運行后,將沿大宗商品產業鏈拓展,逐步推出現貨合約、中遠期、掉期等交易,實現交易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與物流的匯聚,利用先進的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建設成為高效的倉單交易平臺。
在業務模式的流程上,鮑建平介紹,交易平臺將提供開戶、交易、結算、交收、信息、風控、融資和物流等八個方面的配套服務,引入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迅捷便利的融資業務,與倉儲物流企業合作提供規范、智能、高效的倉儲物流服務,引進大的貿易倉儲公司、期貨風險子公司等提供做市服務等,滿足不同企業多元化的需求。
“這個平臺可以提供倉單交易從開戶到交易、結算、交收、風控的一站式服務。”鮑建平說到。
他透露,根據實體經濟的需要,上期所第一階段首先將推出倉單交易,包括倉單買賣、倉單串換以及報價專柜服務;交易標的首先推出標準倉單的交易;交易品種首先推出活躍的有色金屬品種,隨后擴展至所有上市品種及產業鏈上下游品種包括期貨儲備品種;在結算上,倉單交易將另設現貨資金專用賬戶,對期貨現貨風險進行有效隔離。根據實施計劃,今年上期所目標是完成倉單交易平臺開發工作、開展市場推廣與宣傳、邀請市場參與者進行模擬交易,并且爭取年內正式上線,開展倉單買賣、倉單串換、報價專柜等。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