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工業撐起國民經濟半壁江山
2008年12月01日 9:2 561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據陜西日報11月30日消息 改革開放促進陜西省工業持續快速發展。2007年,陜西省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544.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25.9倍,翻了4.7番,年均增長12%,拉動GDP增長7.4個百分點,工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70.9%,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
30年間,陜西省工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進裝備制造、食品、醫藥、航空航天等為主的新體系,成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本地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不斷涌現。
能源工業異軍突起,總量躍居各行業之首。特別是煤炭、天然氣、石油等能源產品儲量居國內前列,原煤、原油產量均居全國第4位,陜西已成為我國唯一經國家批準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了以煤、氣、油為原料的能源化工產業相互配套的產業集群。能源化工工業總產值2673.79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170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7%,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8.8%。
裝備制造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僅次于能源化工業。2007年,裝備工業總產值1265.29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33倍,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業對陜西工業的支撐日趨增強,已成為陜西工業新的支撐點。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貢獻率已躍居陜西38個大行業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業產值比1978年增長129倍;食品工業增長59倍。
如今,大型企業集團成為工業領域內的發展亮點,形成了一批產值超百億元的大企業。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業企業521戶,戶均產值8.92億元,比1978年增長34倍。大中型工業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85倍,占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國500強制造業中,陜西12家上榜,其中,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有8家。
另外,主要工業產品比30年前大幅增長。2007年原煤產量20354萬噸,比1978年增長11倍;天然原油產量2266萬噸,增長374倍;發電量706.87億千瓦小時,增長9.7倍;鋼材560萬噸,增長31倍;水泥3176萬噸,增長14倍;機械化焦爐生產的焦炭526萬噸,增長11倍。硫酸、合成氨、農用氮、磷化學肥料、平板玻璃等產品產量均大幅增長。
改革開放30年,陜西工業不僅是量的擴張,也實現了質的飛躍。2007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57.2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9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512.63億元,比1978年增長70倍;實現利稅突破千億元,達到1097.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年增長15%以上。
責任編輯:站長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