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飛碟桂華成公司增效推出三大核心目標
2017年08月09日 14:31 234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本報訊(記者 羅雪蘭) 7月31日,中國有色集團(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廣西桂華成有限責任公司召開全體員工座談會,該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黃家賢的一番話讓員工很振奮:“繼上半年生產經營實現超過半,鎢錫礦綜合單位成本同比下降11.94%,利潤總額大幅增長。”這是平桂飛碟公司7月中旬召開2017年年中工作會后,桂華成公司在生產經營提質增效方面推出的三大核心目標,即“提升成本管控水平”“科技項目增后勁”“提升贏利能力”。
作為國家級綠色礦山的廣西桂華成有限責任公司,如何圍繞三大目標,打好這場攻堅戰,全面有效實現年度目標順利完成,這也將成為該公司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優化指標推進新跨越
自2017年開年以來,桂華成公司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宏觀形勢和企業實際進行認真分析,提出要充分認識市場長期低位、贏利能力難以突破的困境,在做好挖潛增效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拓展新空間,尋求突破點。
有了明確的目標,該公司迅速將生產經營目標任務進行分解,并提出全年實現利潤總額超千萬元的目標,從抓好開拓工程進度,抓好采選協調,抓好設備管理,抓好選廠處理量和關鍵指標入手。上半年,該公司鎢出礦品位同比提高12.35%,錫出礦品位同比提高31%。同時,主營收入同比增長65.49%,完成年度預算的68.03%。
成本管控取得新突破
7月份,記者在桂華成公司作業現場目睹了裝巖機、電機車、礦車往來穿梭的繁忙景象。該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黃家賢告訴記者: “目前,桂華成公司嚴抓成本管控工作,在井下重點抓裝運設備管理,裝巖機、電機車、礦車等全部劃歸承包公司采購和日常維護,在領用材料方面做到嚴格把關,僅此一項可年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在桂華成公司,嚴抓成本管控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今年年初,桂華成公司成本管控目標舉措落地以來,“一部門(車間)一方案”可謂擲地有聲,制定了《桂華成公司車間“線邊庫”庫存管理規定》,規范了車間的庫存管理。上半年累計鎢錫金屬產品單位成本同比下降11.94%,比預算降低2.54%,節約1600多元/噸。
下半年,該公司將重點放在抓好運行車間和選廠的成本管控,著重抓設備設施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利用率,同時嚴格按照公司“線邊庫”庫存管理規定,規范各車間“線邊庫”的管理,規范備品備件及材料的領用,做好主要材料消耗定額化工作。
除此之外,桂華成公司還使用成本倒逼方式創新管理,圍繞生產實際,構建全過程成本管控和核算,從嚴監控、考核和獎懲;經責考核鎖定增量、提質、降本目標,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酬兌現掛鉤,激勵全員降本增效謀發展,進一步激發單位的挖潛活力。選礦處理量4月份達到目標,該公司一次性獎勵50000元;細泥回收工藝項目6月中試,12月調試,若如期完成一次性獎勵50000元。
科技創新凸顯新成效
在當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該公司增效增收降本的科技創新課題日漸增多,今年重點實施了重選段系列流程改造項目,重選段選礦經濟技術指標將得到進一步優化;離心機回收細泥鎢錫金屬半工業試驗順利完成,試驗驗證了離心選礦機對長營嶺選廠細泥鎢錫金屬的選別效果明顯優于搖床,細泥尾礦鎢品位可以降至0.1%以下,為建設細泥回收項目提供了有力依據。
注重引進高端科技裝備,使桂華成有限責任公司形成引領式創新的優勢。該公司引進德國摩根森色選機開啟了中國選礦工業新革命,該裝備的引進和使用,使該公司丟廢率比原來提高約10%,相應合格礦品位提升13%左右,有效減輕重選處理負荷,減少了30個手選作業工人,年節支成本250多萬元。今年,該公司科技工作者通過創新對色選機進行技術升級,增加了一臺中粒級色選尾礦跳汰回收生產線,這是繼去年9月份粗選車間細粒級色選機——跳汰選礦工藝成功技改后的又一技改措施。該技改項目完成后既可減少有用礦物的流失,提高金屬回收率,實現員工由粗放的人工手選向技術密集型選礦工藝推進。
另外,該公司積極推進殘難礦等回收技術,自主創新建成重選尾礦脫水系統,實現了重選尾礦的綜合利用,脫水后的尾礦用于水泥原材料和基建材料外售,不僅年增創約500萬元經濟效益,還較好地避免了廢石堆場和尾礦的塌方、垮壩、滲漏等安全和環境風險。日前,該公司“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項目”成果喜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管理現代化成果二等獎。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