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執法長出“利齒”
2017年08月24日 9:23 165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說起環保執法時曾遭遇的種種尷尬,淄博市張店區環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員感觸頗深:“環保執法到企業門口,叫門門不開,喊人人不應。暴力抗法也常有,有不法者甚至放惡狗恐嚇。”
環保執法遭遇的不僅是尷尬,更多的是困難,執法取證難、現場處置難、強制執行難……這位工作人員說,有時明明在線監測到企業的環保數據造假行為,但企業就是不開門,給企業銷毀證據提供了時間。
據介紹,一些環境污染案件,以前都是先行政立案處罰,再移交到公安機關。但由于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導致很多案件在辦案環節中發生證據滅失、偵破被動、喪失有效時機等情況,打擊環境犯罪也常功虧一簣。
對此,山東省環保廳與省公安廳協商合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環保公安聯勤聯動執法工作機制,攜手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讓環保執法長出了“利齒”。“這項工作機制率先在淄博市落地生根。”淄博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局長韋國華介紹,從2011年起,淄博市環保局與公安局協調成立了聯動執法領導小組,并逐步建立完善了風險評估、應急聯動等一系列運作協調機制,同時與檢察院、法院建立提前介入、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強大司法后盾。
截至目前,淄博全市共抓獲污染環境犯罪嫌疑人816名,判決218名,行政拘留環境違法人員198名。“刑責治污倒逼不少企業主動購買環保設備,并且進行技術改造。”韋國華說。
僅2016年,環保部門移送案件591起,公安機關查處污染環境案件1291起。“以前光知道會罰票子,現在還要蹲號子。”這已成為山東對破壞環境后果的新共識。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