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或面臨回調壓力
2017年09月19日 9:10 2975次瀏覽 來源: 中國證券報 分類: 期貨
201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出口好轉和地產周期啟動,宏觀需求面穩中走強,進一步增強了商品市場的上漲勢頭。2017年二季度,在金融監管和經濟放緩的擔憂下,商品市場出現了階段性回調。進入6月后,由于經濟基本面表現好于預期,同時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深入推進,商品市場重回上行通道。
縱觀本輪商品的行情,供給端調整和需求端變化并重,供給因素導致商品價格重估。分行業看,對鋼鐵、煤炭行業采取限產,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煤炭行業分別去產能2.9億噸和1.11億噸,供給端收縮極大地提升了鋼鐵和煤炭的價格中樞。電解鋁作為今年以來新增加的去產能領域,采取了嚴控新增產能和清理整頓違法違規項目的方式。6月20日魏橋集團宣布減產25萬噸違規運行產能,標志著電解鋁去產能政策進入落地執行期。對于化工等中下游行業,環保限產則是供給側改革推進的重要抓手。此外,水泥、玻璃等行業集中度低且民營資本較多的行業,目前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相對緩慢。
需求方面,經濟中樞相對穩定,但短期經濟波動仍不可避免。以當下情況為例,當前工業生產和需求全面轉弱,8月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6%,為2017年以來新低,環保限產和需求放緩是主因。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顯著放緩,8月累計增速降至7.8%,當月增速更是大幅降至3.84%,其中,基建投資增速是投資放緩主因,上半年財政支出偏快和地方政府融資條件邊際收緊則是限制基建高增長的主因。制造業投資低位徘徊,地產投資雖然短期持平,但從地產銷售和新開工增速看均處于下滑周期中,未來地產投資增速將趨于下行。這將帶來地產鏈消費放緩、購置稅減半和高基數壓低汽車消費,以及房價上漲對居民消費的抑制等,共同導致消費放緩。
今年以來經濟總體平穩,但隨著出口和地產周期向下,同時環保限產對生產和需求也將產生抑制,疊加房價上漲擠壓居民消費等,PPI同比回升勢頭也難以得到延續,CPI維持在相對溫和水平,為貨幣政策的邊際寬松提供了基礎。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基本面發生變化,金融市場風險偏好也將出現調整,商品市場和股票市場或出現一定回調壓力,債券市場上漲機會則將相對增大。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