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
2018年01月16日 13:26 308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吹響新時代奮進號角
“實體類盈利子公司利潤環比增長不低于20%。”這是前不久在金川集團八屆二次職代會上,金川集團對所屬實體類子公司提出的2018年的提質增效目標。同樣也在前不久,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在其二屆二次職代會上也提出了2018年“成長型板塊利潤較上年增長不低于30%。”的奮斗目標。
當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常全忠在報告中宣布這一目標時,職代會的會場沸騰了,在場的職工代表議論紛紛,議論的焦點是:這樣自加壓力的勇氣從何而來?
屈指算來,蘭州金川科技園建立至今已經15年了。回想起建園的最初幾年,年輕的蘭州金川科技園名不見經傳。發展規模不大、發展質量不高、效益不明顯等最初的實況,讓大多數人對之不熟悉、不了解。作為金川集團的“科技板塊”,蘭州金川科技園把“再造一個科技型新金川”作為戰略目標,長期致力于二次電池及電池材料、高純金屬、貴金屬深加工、銀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及產業化,成功打造了一套“研發—孵化—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目前已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電池材料、高純金屬、貴金屬深加工、銀深加工研發和生產基地,尤其是在金屬鈷及鋰電池材料產業領域,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
如今的蘭州金川科技園,肩負著金川集團發展新能源材料及高科技產業的重任,更承擔著國家鎳鈷工業轉型升級的使命。
如今的蘭州金川科技園,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知名、國內最具實力的鈷深加工和鋰電池材料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正在與國內優秀企業一道,在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池核心材料領域攜手合作,實現資源和優勢的匯聚,共同構建動力鋰電材料產業鏈。
如今的蘭州金川科技園,作為金川集團的對外窗口,受到了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親切關懷。
2013年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金川集團蘭州金川科技園視察時強調: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和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這個關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親切關懷,鼓舞士氣;殷殷囑托,催人奮進。
4年多來,蘭州金川科技園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將科技創新擺在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的戰略支撐位置,以科技創新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了穩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面對復雜多變和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環境,蘭州金川科技園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與自身優化調整的考驗,進一步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舉措。通過重研發、促生產、擴產能、提質量、壓庫存、降成本、抓機遇、搶市場等一系列有力舉措,超額完成了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各項工作再創佳績。科技園整體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增加21.78億元,增幅84.7%;實現利潤總額較上年增加7.68億元;榮獲甘肅省“省長金融獎”和金川集團公司“先進單位”,被業內授予“2017年最佳投資環境鋰電產業集群”稱號。一組組嶄新的數據,一項項閃光的榮譽,無不彰顯著這個科技型新金川傲嬌的風采!
“成績只屬于過去”,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的領導班子明白這一點,他們并未被現階段的成績沖昏頭腦,而是坐在一起,一同冷靜分析2018年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從行業來看,整體形勢穩中趨好,鈷的供需缺口仍然存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造就了鋰電池材料產業難得的發展機遇。但隨電池材料產業布局和整合速度的加快,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競爭將更加激烈。特別是在當前產業前景被普遍看好、原生鈷資源被高度壟斷的情況下,2018年鈷原料供應將進一步趨緊,原料價格必將居高不下,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將進一步加劇。
從市場來看,四氧化三鈷產品市場增速將放緩,產品市場將進一步細分,應用于高電壓鋰電的大粒度及摻雜四氧化三鈷需求將迅速增長。鎳鈷錳三元產品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帶動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隨著競爭對手產能的釋放和動力鋰電產業特有的捆綁式發展的市場特性,企業參與競爭的緊迫性越發突顯。
從政策環境來看,全球多個國家已經制定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多家品牌車企陸續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未來市場前景十分樂觀;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退坡趨勢明顯;政府主管部門對新能源車電池的能量密度、生產成本都提出了硬性指標;整個行業仍在產能建設和搶占市場階段,全產業鏈實現市場化的良性循環尚有待時日。
這就是形勢,困難與希望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科技園公司總經理常全忠說,我們要牢牢把握發展新機遇,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抓住改革發展這條主線,守住風險防控這個底線,扭住培育增長點這個關鍵。加快打造接續新動能,集中精力抓好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為全面完成公司2018年各項經營目標,開創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轉型升級發展新局面。2018年,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各事業部及蘭州金川貴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肅精普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等盈利單元利潤增長應不低于30%。
這就是任務。任務明確了,怎么干?
與往年職代會報告明顯不同的是,在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二屆二次職代會的報告中,作為黨政“一肩挑”的常全忠,力主把抓好黨建工作放在2018年主要工作的“頭版頭條”,明確提出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精神,全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對于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來說,“再造一個科技型新金川”就是金川集團賦予的初心和使命。看似簡單的十個字,不僅意味著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承擔著國家鎳鈷工業轉型升級的重任,更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金川的科技創新提出的殷切期望。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抓核心,抓核心技術,走原創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這個路子”的要求,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堅決秉承指示精神,依托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性能電池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通過科技創新延伸產業連;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經濟技術指標;通過科技創新培養人才隊伍;通過科技創新營造核心競爭力;通過科技創新創新發展模式,從而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管理成果和經營成果。“新型電鍍鈀鹽及成套電鍍液耦合體系的研發和產業化”等 11 項科技成果通過鑒定評價,“真空電子束爐高純銅錠熔鑄工藝技術研究”等 10 項成果獲得甘肅省及行業科技進步獎。科技園近幾年的專利授權量增長率均在 50%以上,截止目前,已經擁有授權專利60件,其中發明專利22件。科技園與國內知名企業在三元材料、廢舊電池回收等產業領域建立了戰略合作,以技術加資本的深度融合,實現強強聯合,主導優勢產業發展。
2005年12月,國家科技部批準以金川集團公司為依托,在科技園成立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標志著鎳鈷新材料研究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國家賦予金川集團鎳鈷新材料研究的領軍地位。近年來,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電池材料等8個方向和領域,建立了一批"研究-孵化-產業化"研發平臺,承擔了17項國家、省部級科技創新項目。通過工程中心的技術開發和技術集成,鎳鈷新材料領域的科技成果得以加速轉化,形成了噴霧熱解制粉技術等14項核心技術,半導體用超高純金屬、羰基鎳鐵等產品和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2018年這個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落地的關鍵之年,該如何進一步提升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運行質量?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金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前強調指出,必須變革思維,打破長期形成的思想障礙和固有模式,更好地發揮優勢與作用,營造創新制度環境和創新文化氛圍,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而說到人才,目前,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的專職研發人員專業涉及化學、材料、冶金等。下一步,科技園要進一步發揮各領域專家的“傳、幫、帶”作用,通過充分發揮科研課題負責人和專業研究員的作用,建立相對穩定的核心專業研究員隊伍。與此同時,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通過請進來、送出去,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等形式,全面提升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
“謀大事者首重格局。”說到企業的戰略規劃,科技園公司總經理常全忠說他最關心三件事:一是把產業做好,二是把方向把握好,三是把職工隊伍抓好。2018年,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將以市場化為主導,不斷完善“五自”經營、落實主體責任,以產業延伸發展為引領推進科技進步和項目建設,借助金川第22次科技創新大會的東風,高效推進新一輪科技攻關,發揮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加快所屬子公司上市步伐,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激勵舉措,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特別是核心技術人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活力,凝聚創造智慧。圍繞金川集團產業發展“八字要決”,通過搶抓機遇,加快電池材料產業建設,按照市場化取向、契約化管理、主責化經營、目標化考評的“四化”管控思路,加快推進有色金屬新材料園區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團結和帶領廣大職工在企業的發展歷程中爭做有目標、有格局、有情懷、有能力的“四有”新人。
面向未來,常全忠表示,到2020年,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將實現直屬業務收入60億元以上。以鋰離子電池材料為主要發展方向,以金川電池材料產業園為依托,建成中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聚集區,電池材料產業園區總產值達到110億元。
新時代面臨新的機遇,新時代面臨新的挑戰,新時代肩負新的使命。面向未來,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將把壓力變動力,動力化行動,行動創業績。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提升行動速度、加大執行力度、拓展工作深度,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目標,不斷推進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有理由相信,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這個嶄新的科技型企業,在未來的新征程上,沐浴著黨的十九大的春風,必將乘勢而上,全面開創金川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新局面,為推動國家鎳鈷工業轉型升級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于彭波)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