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開年先立“軍令狀”:抓創新謀發展創未來
2018年03月06日 9:9 199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新
本報訊 近日,中信重工召開2018年科技大會,全面回顧企業技術系統2017年工作,表彰2017年度各級獲獎項目、人員及優秀設計師、優秀工藝師,并對2018年技術工作作出部署。
會上,根據中信重工產業發展規劃,經協商一致,中信重工總經理王春民與創新研究院、工程成套院、礦山設計院、鑄鍛及材料研究院、機器人及智能控制研究院、信息管理中心“五院一中心”相關負責人,簽訂2018年技術工作目標責任書。
中信重工副總經理郝兵,與“中型超高壓水射流特種機器人系統”等54項政府課題、公司級課題、新產業調研、板塊內課題、基礎研究類課題、重點產品合作研發項目負責人代表簽訂科研開發項目責任書。
年初簽訂責任狀,年中協調推進,年末總結評審,年度科技大會表彰獎勵,成為中信重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慣例和亮點。科技大會已經成為中信重工技術系統、乃至整個公司的表彰會、交流會、動員會、誓師會。連續十多年,科技大會記錄著中信重工技術人員的汗水,丈量著中信重工技術進步的腳步,彰顯了中信重工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面對加快改革的窗口期、機遇期,中信重工技術系統員工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擔當重任、埋頭苦干、勇于創新,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重新申報成功;榮膺河南省知識產權領軍企業;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市級科技進步獎2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4項。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順利通過評估。公司生產的特種消防機器人被認定為河南省十大標志性高端裝備;“高效節能大型棒磨機裝備”“立式攪拌磨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大型磨機關鍵加工工藝及制造”“大升程水利驅動式垂直升船機核心裝備研制與工程應用”等4個科技創新項目通過成果鑒定。
中信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俞章法在講話中說,過去的一年,技術工作成效顯著,可圈可點,為推動中信重工發展邁上新臺階發揮了重要作用。除可量化的成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也取得較大進展。
一是技術系統深化改革扎實起步;二是核心產品名錄梳理基本明確;三是新產業市場化模式日趨成熟;四是職工“雙創”成效突出;五是開放創新格局初步形成。
對于技術創新工作,董事長俞章法說,我們要始終堅持四個支撐: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始終把技術人才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源,始終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改革方向。
俞章法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中信重工將一如既往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激發調動全體員工的創新激情,持續發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發展模式,讓創新的沃土更加肥厚,讓創新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為中信重工2018年營銷突破天花板、“三去一降一補”見成效、經營指標順利實現提供動力支持,創造新的更大業績。(李運前 尤加亮)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