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頭無兩到頹勢難掩 當前的銅價正透露出怎樣的信號?
2018年05月23日 13:20 4145次瀏覽 來源: 金十數據 分類: 期貨
作為交易量最為活躍的兩大商品,原油價格續刷新高,銅價今年卻已經下跌了5.9%。《華爾街日報》稱,當前的銅價對全球經濟而言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在2017年錄得近四年的高位后,銅價今年已經下跌了5.9%。據CFTC的數據,對沖基金和其他投機客2018年已經削減了75%的銅凈多頭倉位,3月份的凈多倉已經降至2016年來最低。《華爾街日報》撰文稱,銅價的疲弱對全球經濟而言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銅是制造橋梁、電動汽車等的原材料,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未來經濟活動的晴雨表。原油和銅也是交易量最為活躍的兩大商品,但今年油價續刷新高,銅價卻表現黯淡。根據《華爾街日報》市場數據組的分析,除了2016年初之外,銅價的表現遜于標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數,差距達到過去二十年以來最闊。對一些投資者而言,這一差距無疑是一大利空信號。
從風頭無兩到頹勢難掩 當前的銅價正透露出怎樣的信號?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此前市場已經擔憂中國經濟的放緩以及歐洲和日本近期經濟數據的疲軟會對銅價不利。由于個人消費需求減弱、商業投資降溫,日本經濟在2018年第一季度有所下滑。與此同時,歐洲經濟增速第一季度也放緩至1.7%,美國則錄得了靚麗的2.3%。而目前市場還擔心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讓生產活動放緩,原材料的需求進而減弱,令銅價雪上加霜。財富500強金融服務公司INTL FCStone的分析師梅爾(Edward Meir)表示:
“全球經濟增長已經不再同步,銅價對此的反應越來越強烈。”
一些分析師認為,銅價的疲弱走勢是全球經濟增長下滑之下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體現。由于美債收益率走高,銅等大宗商品對投資者而言魅力銳減。
此外,市場對生產過剩的擔憂也是打壓銅價的一大因素。中東的沖突加劇了市場對原油供應減少的擔憂,但今年沒有出現勞動合約再談判引發的供應中斷,也鮮見采礦者與政府間發生沖突。
上個月底,國際銅業研究組織就預計2018年銅產量將出現小幅過剩情況,此前該組織的預測是供應不足。不過,摩根大通資產及財富管理的大宗商品主管科庫賓齊(Peter Kocubinski)仍舊看好今年的銅價。他說:
“市場對供需兩端的預測可能都有點偏積極了,但我們當前還未達到市場擔憂的地步。”
也有投資者認為,如果經濟數據回暖,美國與中國順利完成貿易談判,銅價就有望回升。有觀點稱,銅價在去年實現驚艷增長后,目前只是暫時放緩。油價的持續走高將最終帶動其他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